第一百零三章 茅焦(第1/2頁)
章節報錯
古人云,君王一怒,流血漂櫓。
這句話,可不是隨便說說。
嫪毐叛亂失敗後,嫪毐一黨的核心分子,衛尉竭、內史肆、佐弋竭、中大夫令齊等人,盡皆斬首。
即使在亂軍中戰死,也要把屍體找出來,鄭重其事的砍下腦袋。
隨著時間的進行,對嫪毐一黨的處罰,有政治肅反擴大化的趨勢。
嫪毐被處以車裂之刑,宗族被滅。
投靠嫪毐的門客,罪行最輕者,也被判了鬼薪,受到連坐的人,不僅被多了爵位,還要遷往蜀地。
少不入蜀,天府之國的成都平原,生活安逸,會磨滅人的志氣。可戰國時代,蜀地即使經過秦國大規模的開發,在秦人眼中,仍然屬於蠻夷之地。
跟後世的澳大利亞一樣,蜀郡成為了秦國的罪犯流放之地。
一時之間,咸陽的房價暴跌。嫪毐一黨的離去,咸陽空出了不少房子。
嫪毐身死沒多久,又有一個驚天的訊息傳來,相國呂不韋受到嫪毐的連累,失去了丞相之位。
呂不韋倒臺,秦人心裡沒有什麼同情,不少人甚至幸災樂禍。
為相十年,呂不韋帶來了東方的門客風氣,如果不是因為呂不韋沒有貴族血統,呂不韋早已成為了戰國第五大公子。
大量來自山東六國的人,投奔呂不韋,成為丞相府的門客,浩浩蕩蕩,風風光光,極大的影響了秦國的風氣。
現在,呂不韋倒了,有人歡喜有人愁。
秦國的本土大臣,公然在家裡慶祝,但呂不韋的門客們,卻一個個憂心忡忡。
嫪毐門客的下場,他們看在眼裡,怕在心頭。
“我們不能坐以待斃,與其等大王來處罰我們,還不如主動出擊!”
呂不韋一系的幾個門客聚在一起,有人提議道。
“丞相手裡沒有兵權,怎麼主動出擊?”另一個門客反駁道,“嫪毐舉兵叛亂的教訓,就在跟前,大家可不能衝動。”
“誰說一定出兵反擊的。”那門客輕蔑的笑了笑,指著雍城的方向,“大王將太后軟禁在雍城,我們可以從這方面著手。”
“怎麼著手?”門客們一聽,頓時有了興趣。
“秦人重視孝道,大王軟禁太后,是為不孝,我等要向大王進諫,要求大王迎太后回咸陽。只要大王作出原諒太后的姿態,自然也就不會對丞相趕盡殺絕······”
士為知己者死。
先秦時代計程車,一旦表明忠誠之後,眼裡就只有主人,沒有國家。
咸陽城裡,仍然有一批官員,身上打上了深深的呂氏烙印,以呂不韋為主心骨。
很快,這些人就傳言,大王拘禁太后,有不孝之名,他們要進宮,向大王進言,要求大王改正錯誤。
“這些人,真是活得不耐煩了!”
蒙府裡,接到甘羅打探到的訊息,蒙恬不由得有些目瞪口呆。
真是不可小瞧古人,這些人這麼早就學會了道德綁架。
趙姬淫亂後宮,干預朝政,促成嫪毐叛亂,引起了多麼大的麻煩,嬴政一時心裡氣不過,就讓趙姬以後繼續住在雍城,不允許她回咸陽。
當初,趙姬前往雍城,可是主動要求,可現在傳出來的訊息,嬴政卻背上了“遷母”之名。
名不正言不順,上面的人,明白嬴政拘禁趙姬是怎麼一回事。可普通黔首不清楚內情,聽說大王軟禁了自己母親,就覺得,嬴政確實做得太過分了。
秦人重視孝道,甚至寫入了法律,嬴政的行為,確實會在秦人心中,造成不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