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定下人民會發展規劃,一年之內,地盤擴大到一省之地。

當然,現在,李旭還需要老老實實的研究新動力。

李旭苦思一分鐘,想起了蒸汽機。

一直以來,他都瞧不上蒸汽機,畢竟蒸汽機只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事物,產能落後,效率低下,比不上內燃機,比不上電力,更比不上核能。

但是內燃機、電力、核能都太高階了,遠遠超過這個時代的工業水平。

李旭嘆了一口氣,還是踏踏實實的走路吧,別想著一口吃個大胖子。

蒸汽機的原理,李旭倒背如流,蒸汽機的構造,李旭也能閉著眼睛打著瞌睡畫出來。

但是很快,現實教做人,李旭第一個樣機失敗了。

李旭點上火,蒸汽機能動,但是四處冒白氣,那聲音那氣勢,和十個高壓鍋放在一起有的一拼。

如果只是這樣,也無所謂,就像農村的拖拉機,雖然樣子醜,聲音大,但是力氣槓槓的。

而面前的蒸汽機呢,輸出的功率太低,一個成年人用手就能阻止機械的運動,指望它來代替水力機,浪費煤呢。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封閉不嚴。

第二次,李旭不用柳釘做連結,改用錫鉛金屬汁對縫隙進行焊接,樣機再一次執行了,其他地方的漏氣少了,但是活塞這個部件還是沒辦法。

活塞是蒸汽機的靈魂部件,活塞封閉嚴了,做功就厲害。

想到活塞材料,李旭腦海中首先閃過橡膠。

但是現在橡膠樹剛被歐洲人從美洲的原始森林中發現,距離傳到中國,還有一百多年呢。

而且,歷史上18世紀蒸汽機就投入實用了,橡膠到19世紀才開始人工種植和投入實用。

當時蒸汽機沒用橡膠就能發動,李旭掌握了【機械專精】的基因能力,難道不比他們強嗎?

更何況,早起橡膠易老化,不耐高溫,溫度超過80°就會融化,不適合做蒸汽機的密封材料。

李旭繼續尋找別的材料。

皮革首先成為試驗品,替換之後,機器正常運轉,漏氣也徹底制止了,蒸汽機的鋼鐵力矩隨著鐵輪的轉動有力起來,蒸汽機徹底有了蒸汽機的樣子。

沒等李旭鬆一口氣,崩的一聲悶響,這聲音聽起來和街頭土爆米花爐開爐的聲音一樣。只見蒸汽機的活塞出噴出了一些廢皮革的渣渣,緊接著就是一陣嘶啦聲。

事實證明皮革不耐磨,皮革不行,那就換點別的,十幾種靠譜的材料被換上去,最優良的材料也只是一種軟木,也就是現在熱水瓶塞的那種軟木。

於是,李旭讓人大量加工軟木塞,將軟木塞當成一種消耗品使用。經過改造後的蒸汽機可以輕鬆的更換木質活塞。

經過李旭努力,在這個材料學非常落後的時代,蒸汽機面世了。

喜歡諸天最強基因請大家收藏:()諸天最強基因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