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搞錢小能手(第3/3頁)
章節報錯
第三:改糧通商,這也是老臣今日要重點講的一點。”
“改糧通商?”
這個陌生的詞彙讓顧思年皺起了眉頭:“何意?”
翁老大人緩步起身,看向地圖:
“朔州的地形乃平原為主,土地肥沃,適合種植糧食,涼幽兩地多山,許多地方並不適合種植莊稼。
但老夫在走訪涼幽兩地的深山鄉野時發現,當地村民為了求生果腹,在山坡上開墾出了不少梯田。
誠然,這些百姓勤勞刻苦、讓人敬佩。
但這種地形用來種糧食不僅辛苦,收成也遠低於平原地帶,一家人辛苦一年,只夠勉強活著,無疑是得不償失。
咱們不妨換個思路,讓百姓去種一些收成高、利潤高的作物?
比如茶葉,高山地帶溫差大、氣候溼潤,種植出來的茶葉自帶一股甘甜。
這次我嚐了一下涼州本地的山茶,味道很是不錯,完全可以讓山民改種茶葉,收入一定比種糧好得多!
當然,茶葉只是一個例子,亦可以因地制宜,種植草藥、山竹等等。
以前是戰亂,中原之地的商賈少有來北涼做生意的,就算有鋌而走險的商賈,貨物價格也會定得奇高。
現在三州平定,馬匪流寇被盡數清剿,通商安全得多,
百姓們種植出來的這些作物可由官府出面,幫忙銷往中原,增添收入,豈不美哉?
百姓收入富足,官府稅銀增加,一舉兩得!”
“彩!此法甚好!”
顧思年忍不住拍案叫好,大笑道:
“哈哈哈,當初宋大人跟我說翁大人乃是搞錢的一把好手,果不其然啊。
只要讓這些百姓們過上好日子,北涼道的稅賦自然而然就上來了。
哈哈哈。”
蘇晏清也嘖嘖稱奇:“還是翁大人老練啊,佩服。”
聽了老大人一席話,兩人都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思路一下子就被開啟了。
但老人並未閉口不言,而是接著說道:
“還有最後一件事。
如果說剛剛幾條建議都是為了促民生、增收入,那接下來下官想談一談:
北涼道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