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五、廬山仙境(第2/2頁)
章節報錯
馬括看著不遠處的茅屋,讚道: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一首陶淵明的《飲酒》詩,脫口而出。
陶淵明是西晉人士,幾百年後才出生,現在拿來也不算剽竊。
安期生聞言,驚道:“小友可真是個妙人,此詩真乃仙詩也!”
馬括道:“詩是好詩,卻不是我寫的。乃是隨家師雲遊之時,偶然聽別人所說,覺得有趣,便記了下來。”
安期生道:“原來如此!令師現在何處?可否引薦一番?”
馬括道:“家師也是雲遊四海,行蹤不定。我要見家師,也得靠緣分。”
安期生道:“哈哈哈……妙啊,妙啊!世間之事,終究是逃不出個緣字啊!
你我今日相逢就是緣,剛好老夫有新採的茶,泡給你喝喝。”
馬括兩眼一亮,道:“恭敬不如從命!”說著,快走了幾步,彷彿著急要喝茶似的。
自從穿越回來之後,馬括就沒喝過後世的茶葉。
在後世,馬括雖然年歲不大,在喝茶的造詣上卻可以和老幹部一較高下。
大漢朝的時候,凡事能泡水喝得,都叫茶。至於後世流行的龍井,鐵觀音,大紅袍,都還沒有成型,更別說深度發酵的普洱黑白茶了。
現在聽說這位真人有茶喝,馬括心中的饞蟲一下就被勾了出來。
進了草廬,地上橫擺了一顆斷木當作案几,沿著案几四周擺了幾個蒲團。
案几上面擺著一個小壺,幾個小杯,還有一個陶罐蓋著蓋子,旁邊放著一個吊爐,儼然一副後世茶葉店的標準陳設。
馬括也不客氣,自顧自地坐下,伸手去掀開那陶罐一看,只見裡面盛著半罐子茶葉,那模樣跟毛尖茶相仿,細細的綠葉子,表面有一層絨絨的白毛。
“好茶!好茶啊!”馬括贊嘴裡讚道,伸手進入捻了幾葉茶葉放在嘴裡,舌尖一浸潤,品著其中味道。
先苦後甜,或者稱為回甘,乃是好茶的標準。
馬括又讚道:“好茶!好茶!”
安期生大喜,道:“小友果真懂差?”
馬括笑道:“痛苦!不怕真人笑話,當今世上你這個茶,恐怕也就只有我品得了了。”
安期生道:“你且等我來生火。”
一老一少兩個人一個撿木炭,一個煽風點火,竟然把其餘一干人都晾在了一旁。
羅傑夫好說,自來熟地坐在馬括的身邊,招呼曹襄和段宏也圍著案几坐了下來。
至於剩下的侍衛們,暫時沒人顧及。
不一會,安期生燒上了水,道:“此水乃是每日清晨收集的露水,我平日也不捨得多飲,幾位小友有口福了。”
水開之後,馬括提著水壺道:“真人且住手,我來給你泡茶!”
喜歡縱橫西漢請大家收藏:()縱橫西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