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訊傳出,內廷大驚,除卻被圈禁的廢太子外,三位王爺如今都在行宮居住,出了這等大事自然一齊到了。

齊王風風火火踏進堂上,便如雷霆般怒喝道:“好端端的,父皇如何就中毒了?!什麼人吃了熊心豹子膽,竟敢毒害當今皇帝?!”話音才落,一眼便掃見了一旁立著的玥嬪。

如今在宮中,玥嬪與柳貴妃勢如水火,便是沒事也要互相使些絆子,何況是如今這樣大好的時機?

當下,這齊王便向玥嬪戳指大罵:“父皇在你這裡留宿,竟而中毒,可見便是你做下的手筆!”一言未盡,竟而就要命人將玥嬪拿下。

玥嬪在下聽著,早已呆若木雞,至此刻方才回過神來,張口反駁道:“齊王殿下,你若要定嬪妾的罪,也該有個證據才是。謀害君主是大逆不道的罪責,如何能信口栽贓?!”

齊王喝道:“賤婦,你還要狡辯!父皇在你這裡中毒,自然便是你所為!”說著,更是連聲命人進來拿人。

玥嬪後退一步,粉臉發白,高聲道:“本宮乃是皇帝後宮嬪妃,無憑無據,更無上諭,爾等焉敢放肆?!”

那些宮人並衛軍,各個面面相覷,一面是皇帝寵妃,一面是齊王,任是哪一方都不是他們能得罪的起的。

懷王在旁說道:“二哥,父皇中毒,真相未明,擅自做主處置後宮嬪妃,只怕於理不合。何況,並無確鑿的證據,指證便是玥嬪所為。”

齊王雙目瞪如銅鈴,向懷王怒目而視道:“你偏袒這婦人不成?!”

正當僵持不下之際,冷眼旁觀了半日的毓王插口道:“兩位哥哥不必這般爭執,如今事態不明,玥嬪又有嫌疑,不如先請玥嬪娘娘於一靜室休息。另請掖庭司將這裡搜查一番,待父皇醒來,再做定奪。”

這話聽來客氣,卻是要將玥嬪軟禁,然而如今皇帝不能主事,後宮又無皇後主持,貴妃本就在禁中,行宮除卻這三位王爺外,更無人能主張。

齊王與懷王聽了他這番建議,也挑不出什麼理來,便各自答應了,將這宮苑一處廂房算作圈禁玥嬪之處。

玥嬪眼見事態如此,胳臂擰不過大腿,只得作罷,在毓王臉上定定看了一眼,淡淡道了一句:“毓王殿下真是七竅玲瓏,出的好主意。”言罷,便隨著宮人去了。

當下,在三王監督之下,掖庭令率人將這宮苑搜了個底朝天,先自皇帝當夜飲食著手,查出便是那碗燕窩做的禍。

這燕窩可是在玥嬪宮中熬煮,由玥嬪親手端與皇帝的,如此一來,似是鐵證如山。

齊王得意非常,只當已是證據確鑿。

懷王卻道:“然而玥嬪卻有何緣由,定要毒害皇帝?她只是一介宮嬪,膝下唯獨一個公主,還尚未成年。父皇被毒害,於她又有何好處?”

齊王卻不管不顧,只道:“誰知這毒婦心裡想些什麼,又或許是為些細故她憎恨父皇也未為可知。如今已有物證,看她還如何抵賴!”依他所言,即刻就要將玥嬪下獄。然而懷王卻以皇子之身不可處置皇帝後宮嬪妃為由,與他爭執不下。

如此一番折騰,天色已然漸亮。

毓王趁間隙出來見了顧思杳一面,又再度回去,並無人注意。

至天亮時,德彰皇帝終於醒來,他所中毒性不烈,又被太醫灌服了催吐藥物,一夜連吐了幾次,清晨時略吃了幾口清淡米粥,至此刻已無大礙。

聽聞掖庭令上報,玥嬪在燕窩中下毒謀害於他,德彰皇帝卻絕不肯信,下旨將玥嬪軟禁,令掖庭司嚴查。

隔一日,掖庭司上報,竟而查出玥嬪處下毒的宮人,乃是受了柳貴妃的指使。一連四人,供稱柳貴妃被皇帝貶斥,加之妒恨玥嬪得寵封妃,便私下買通了玥嬪的宮婢,下毒謀害皇帝。

此訊傳至禦前,德彰皇帝雷霆大怒,立時下旨褫奪了柳貴妃的封號,貶為庶人。只待回京,再定其罪過。

期間,齊王與端陽公主求見,未準得見。

又兩日,江州民間忽有百姓聚眾於行宮,由地方那考了功名的舉子為首,連晝及夜,跪求面聖。

此訊傳入內廷,震動朝廷上下,便有言官奏上:“今水患未消,黎明百姓如此,必有天大冤屈。如若聖上不加理睬,恐激起民憤。不若將其等所求起本章呈上,以示撫慰。”皇帝準奏。

這些人既有江州本方百姓,亦有周遭逃難至此的流民,領頭的便是那幾個書院之中的名士。其文字功底自不在話下,一封奏表寫的洋洋灑灑,觸動心腸,將齊王這些年來在江州欺男霸女、魚肉百姓之狀寫的淋漓盡致,更言稱江州為水患所苦,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齊王府中卻依舊是酒池肉林,奢靡無度。

皇帝本就厭了齊王母子,看了這封奏表,更如火上澆油,下旨嚴查。

這齊王在江州稱王稱霸久了,論起他魚肉百姓,橫行本方的罪證,真是罄竹難書。他本就無甚頭腦,沒了母妃在後頭出謀劃策,便只知暴跳,身旁一眾清客也皆是酒囊飯袋之流,一無對策可言。

便當此刻,後宮忽有嬪妃宮人出首,供稱柳貴妃在宮中橫行無忌,殘害妃嬪,當初容嬪巫蠱一案便是其構陷所為,旁餘種種,不一而足。

前朝齊王,後宮的柳氏,皆是罪行累累,且鐵證如山。

人人生恐為其連累,前朝後宮無一人為其求情,倒是出首的一日比一日更多。

德彰皇帝看了掖庭司並刑部送來的奏章,自己寵愛多年的貴妃皇兒,背地裡竟是這等模樣,幾欲氣死。

他本有心立時便廢了齊王,處死柳氏,奈何聖駕離京,恐要生變,只得暫且壓下,將齊王軟禁於行宮,只待回京發落。

柳氏聽聞訊息,知道大勢將去,於住處上吊身亡。

自此,齊王一派倒臺已成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