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2/2頁)
章節報錯
柳貴妃聽出意思來,笑睨著玥嬪,說道:“這卻是何故?雖說小輩親事不算大,倒也不是小事,妹妹又素來愛照拂孃家,這樣的事竟全不知情麼?”
玥嬪卻倒神色不改,依舊笑道:“想必是妹妹孃家不曾將此事告訴我,我故此不知。雖說如此,但交情仍在,平日裡還需多多走動才好。”這一言說罷,外頭便有宮人進來報說小公主睡醒了,正哭著尋她,她便起身告去了。
待玥嬪走後,端陽公主啐了一聲:“不知這攪事精跑這一趟是做什麼來的!”
柳貴妃臉色微沉:“端陽,姑娘家怎好動輒啐人!”斥責了兩句,又向姜紅菱說道:“玥嬪得皇上寵愛,素來眼高於頂,宋家想必也跋扈,方才能教養出這樣的女兒。貴府上退了這門親事,倒是好事。”說著,又問起那退親的是何人,話裡似有意做媒拉纖。
姜紅菱想到那二姑娘如今的情形,是篤定了主意不嫁人的,便隨意拿了些話,說姑娘如今病重,在家廟靜養等語,便混了過去。
這般盤桓了竟有一日,到傍晚時,柳貴妃依然不肯放人,竟要留姜紅菱在行宮居住。
姜紅菱推說家中無人,柳貴妃不肯依從,打發了人去知會顧思杳。
去的人回來說道:“世子已然知曉了,說多謝貴妃娘娘厚愛,叨擾不當。既是如此,便請大奶奶在此地過夜,明日一早來接。”
姜紅菱見顧思杳竟然答允下來,一顆心更是懸了起來,無可奈何之下,只得答應。
柳貴妃倒是歡喜,晚上吩咐膳房預備了許多宮廷菜式,款待姜紅菱。
姜紅菱心中有事,又要盡力周旋應對,一頓飯吃的沒滋沒味。
那玥嬪離了柳貴妃的宮室,倒並未回去,折道走到了之前同懷王私會之所。
到了地方,果然見懷王已然在那兒。
玥嬪上前問道:“你急匆匆找我來,為些什麼事?”
懷王看著她,目光森冷,說道:“這義勇侯府果然投靠了齊王?”
玥嬪頷首道:“瞧今日這個情形,該是如此。我有意離間,誰知那姜氏倒不管不顧將退親的事講了出來,半絲情面也不顧,是鐵了心站在齊王那邊的。”
懷王默然不語,玥嬪看他神色不愉,上前挽了他的臂膀,問道:“出了什麼事?”
懷王道:“適才在殿上,皇帝將太子好一頓訓斥,言稱他治災無方,倒把齊王好生誇獎了一番。”玥嬪微有動容,問道:“怎會如此?那齊王不過是個酒囊飯袋,又哪裡有什麼救災的良方了?”
懷王挑眉,冷冷說道:“這便是那義勇侯世子的手筆了。”
卻原來,這場大水本就在顧思杳預料之中。上一世,江州城一帶因這場水患,無數百姓家園盡毀。又因本方官員貪墨朝廷的賑災款項,餓死了無數,災後又發疫情,更是雪上加霜。江州城經此一劫,足足休養生息了三年方才元氣漸複。
此生,打從年初起,他便藉著貨行向北方大量夠得苞谷、土豆。小米等雜糧,又自鄉下進了許多野菜,曬幹囤積起來。這些糧菜價錢甚賤,又自北方過來,加了車馬費用,更是無利可圖。貨行中夥計掌櫃皆不知他這是何意,只是依照吩咐,但有便收,收來便囤放在倉庫之中。
小半年時光,竟是積了三四倉庫的粗糧幹菜。
顧思杳又吩咐人在鄉下廣收房屋空地,不拘好壞,是塊地方就要。收得回來,他便吩咐人僱了一票工匠,將那些房屋修葺起來,空地上也建起了房舍,不租不賣,就那麼放著。
貨行的夥計掌櫃見這主子幹了幾樣賠錢買賣,心中疑惑,卻也不敢多問。
幸而顧思杳倚仗著上一世的記憶,囤聚居奇倒買倒賣了幾次,兼之招攬得幾個極有生意頭腦的掌櫃,貨行獲利頗豐,盡能維持得了支出。
這兩樣看上起無一毫用處,只是銀子砸水花的事,到了如今便派上了用場。
自流民進城起,顧思杳已派人收容了許多流民,男女老幼不拘,都安置在了鄉下那些房舍之中。每日裡自貨行派人送糧草過去,便是那些雜糧幹菜。
他又命人在城中擺設粥棚,每日兩頓按時舍粥。
小米苞谷熬上一鍋,另配土豆燉幹菜,雖是稀稀落落,不甚中吃,但這些流民早已餓的垮了,能充饑已是萬幸,哪裡還去挑揀好吃不好吃。
如此稍加時日,城中這些流民間漸漸流傳起救災活菩薩的稱號來。
顧思杳更將這些流民籠在一處,青壯年男子每日出外,將城郊的死屍及洪水沖來的牲畜屍體焚燒掩埋。那些老弱婦孺,在莊子上日日架起大鍋,烹煮災民的衣裳鋪蓋,並做些針線雜活。
這些災民既免於餓病,又有事可做,且顧思杳承諾,待水患退去,便僱他們到貨行書院等處當差。如此一來,人心大定,江州城比起旁處,災患疫情要輕的多。
皇帝南巡一路過來,見多了各處貪贓枉法貪墨朝廷救災銀米的官吏,早已怒火熾盛,到此地見了這等景象,自然龍心大悅。
玥嬪聽得頻頻蹙眉,說道:“這般說來,這顧世子倒是個治世的人才。這樣的人為齊王籠絡,委實棘手。”說著,又看向懷王:“你的意思是?”
懷王挑眉道:“不能再拖了,既然太子已然式微,趁勢鏟了他,再拔掉了齊王,餘下那個毓王,根本不足為懼。”言罷,便盯著玥嬪:“你那邊預備的如何了?”
玥嬪面色微白,雙眸微有淚光,卻還是笑道:“只要能幫上你,我們母女,怎樣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