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第1/2頁)
章節報錯
姜紅菱聽了柳貴妃這番話, 便如晴天一道霹靂。
她不知這柳貴妃為何會突然動意,要將公主下嫁與顧思杳, 莫非是那端陽公主看上了顧思杳不成?
她心中念頭如電般閃過, 面上強自鎮定,說道:“娘娘厚愛, 本該卻之不恭。然而我們府上今年疊遭變故,幾位長輩先後離世, 此事娘娘是知道的。府中依照禮法, 當守孝三年,不得嫁娶。公主金枝玉葉, 等上三年, 倒白耽擱了公主的大好年華。”
柳貴妃卻不以為然, 依舊笑意盈盈道:“守孝不得嫁娶, 本宮自然曉得。然而這並不耽誤定親,咱們先將親事定下,待世子除了孝服, 再行大婚便是。端陽今年不過十五,三年之後恰滿十八,算不得晚。再則說來,咱們比不得尋常百姓人家, 定了婚事拖久了怕生變故。這般, 等上三年又算的了什麼呢?”
柳貴妃打的如意算盤,若是顧思杳仕途順遂,她既為女兒尋了個好歸宿, 又替齊王拉攏了一個得力幹將。若是顧思杳犯了什麼事,也大可毀了這門親事,橫豎端陽公主是皇帝女兒不愁嫁。結這門親,於她而言,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姜紅菱不知怎麼接話下去,答允自然是萬般不願,但若是當面回絕,柳貴妃這樣的人,不是他們能得罪的起的,只怕立時就要被扣上一個蔑視公主,頂撞皇室的罪名。
她心中亂如麻團,略一思索,開口道:“娘娘厚意,我也知曉了。然而娘娘有所不知,我並非世子的親嫂,只是他的堂嫂。隔著一房,世子的親事,我是不好插口的。”
柳貴妃滿擬這公主下嫁,於這侯府門第,乃是求不來的好事。一經告知,這婦人必定心花怒放,一口應下才是。誰知姜紅菱神色間並無半分喜悅之情,竟還推三阻四,尋了諸般藉口,倒彷彿極不情願也似。
柳貴妃心中雖已有了幾分淡淡的惱怒,但她是久經波折的人,氣度自與尋常人不可同日而語,面上笑意漸淡,卻也不見什麼怒意,仍舊熱絡道:“原是這樣,倒是本宮失察了。既如此,本宮還當去問問世子才好。”說著,向左右吩咐道:“公主在何處?招她過來。”
宮婢應了一聲,便走去傳召。
姜紅菱心中起伏不定,不知柳貴妃此舉又是何意。
少頃功夫,但聽門外一陣裙子響聲,就見一明豔少女快步走進門內。
那少女走上前來,向著柳貴妃隨意道了個萬福,便上前攬住她的胳臂,撒嬌道:“母妃喚我來,所為何事?我正在後頭同宮女們鬥草呢。”
柳貴妃向那少女慈和一笑,嗔怪道:“有客在這裡,還這等沒大沒小,不怕人笑話!”雖是責怪,卻倒是一副寵溺的口吻。
那少女進來時,便見一少婦在旁坐著,見她姿容雖豔,卻一身縞素,心中略有幾分奇怪。正要開口詢問,姜紅菱卻已然起身,向她欠身行禮道:“妾身姜氏,見過公主殿下。”
一旁柳貴妃含笑說道:“這位是顧夫人,義勇侯府上的大少奶奶,顧世子的堂嫂。”她將末後一句咬的極重,端陽公主聽在耳中,臉上頓時一紅,沒有則聲,手腳倒有幾分忸怩,挨著柳貴妃坐下了,從她母親身後探出半個臉來,悄打量著姜紅菱。
姜紅菱心中越發不安,柳貴妃這幅做派,已然是認定了這門親事。她答應與否都無濟於事,端陽公主是一定要嫁到顧家來的。
她心中如被油煎,如有無數蟲蟻啃噬,然而面對皇權,她又能如何?即便是顧思杳,只怕也不能違抗。
不知此事,顧思杳知道了幾分?柳貴妃既說昨日在行宮見過顧思杳,莫非已然同他談過此事了?
那麼顧思杳,對此事又作何想法?
他對她的情深意篤,她心裡是明白的。但想到這一世顧思杳的行事作風,為了前程局勢,事從權宜也不是沒有可能。或許柳貴妃已然探知了顧思杳的態度,方才如此成竹在握?
想到此種可能,姜紅菱心中只覺得一陣紮疼。
柳貴妃拉著端陽公主,與她說了幾句家常閑話。正當閑談間,外頭人忽然報傳:“玥嬪求見。”
端陽公主正說些笑話,聽了這話,臉色頓時冷了下來。
柳貴妃面色淡淡,說道:“準見。”
那宮人應聲傳召,少頃功夫,便見一宮裝青年婦人緩緩進來。
這女子生著一張圓臉,眉目含情,滿頭秀發梳作一個雲髻,發髻上插著一支赤金芍藥流蘇步搖,隨著她走動搖曳不已。
玥嬪走上前來,向柳貴妃行禮問安已畢,柳貴妃便吩咐宮人放了座位與她坐,淡淡問道:“妹妹今兒倒是有空,來本宮這裡坐坐。”
玥嬪笑道:“嬪妾聽聞今日女眷進宮拜見,娘娘留了義勇侯府的少夫人說話,故而特來瞧瞧。”柳貴妃淺笑道:“妹妹倒是好興致,昨兒我打發人招妹妹過來,妹妹說公主哭鬧不休離不得人。今兒,公主倒離得人了?”說著,又問道:“本宮留誰說話罷了,妹妹倒這般好奇?”
玥嬪答道:“公主昨日有些吐奶,嬪妾故此不敢離開。今日吃了太醫的藥,公主已能睡安穩了,嬪妾離開片刻也無妨。”言至此處,便笑道:“若是旁人,那倒罷了。只是義勇侯府,與妹妹孃家,乃是姻親。有這麼一段淵源在,嬪妾自然要來瞧瞧。”言罷,便向姜紅菱一笑。
姜紅菱微微一怔,頓時想起了,這位玥嬪怕不就是宋家那個在宮中為妃的女兒。
但顧家已退了這門親事,兩家幾成水火,如今玥嬪提起這出卻不知是何故。
她心中正在猶疑,卻見柳貴妃面上淺笑:“哦,原來竟有此事,本宮還是頭一次聽說呢。”
說著,那一雙鳳眼便不住的在兩人之間溜來溜去。
玥嬪笑道:“嬪妾幾年前便已上京入宮,這老家的事情,等閑也想不起來。”說著,便向姜紅菱笑道:“我一向在宮中服侍皇上,與故鄉這些親戚們都難有往來了。”
姜紅菱這才看出端倪,這玥嬪在宮裡怕是同柳貴妃不和,今日過來便是來挑撥的。
她雖不明白朝政局勢,但也不能任憑玥嬪搬弄是非,以免壞了顧思杳的籌謀。
當下,她開口說道:“娘娘說的是,然而想必娘娘在宮中,江州的事知道的不大清楚。這門親事,已然退了,姻親倒也說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