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孫權的行動(第1/2頁)
章節報錯
益州戰火不斷,劉循和劉備打的不可開交,不僅引起了曹魏的關注,孫權更是派出斥候探報,時刻關注最新的戰況。
這一日,斥候傳來訊息,“諸葛亮已經連續數日被擋在江州,無法前進一步!”
孫權著實吃了一驚,對諸葛亮的能力,作為盟友,孫權非常瞭解。
能把諸葛亮擋住,可見劉循身邊必有能人,而且,這次劉循鐵了心的要滅掉劉備,諸葛亮遲遲無法透過江州,這就預示著劉備正一步步被逼入絕境!
孫權急忙把魯肅、呂蒙等人找來。
等人到齊了之後,孫權的目光在眾人臉上逐一掃過,開門見山的詢問:“現在劉備被困益州,諸葛亮又遲遲無法透過江州,諸位覺得益州會有什麼樣的結局?”
魯肅緊鎖雙眉,他是孫劉聯盟的發起者。當初也是在魯肅的提議下,孫權把荊州借給了劉備。
魯肅做夢都不希望孫權和劉備產生衝突,可現在他不得不承認,劉備處境大為不妙,劉循不得不引起江東的重視。
身為謀士,理應站在主公的立場和角度,為孫權謀取最大的利益。
這種時候魯肅自然看的出來,孫權有些動心,想對荊州下手。
甘寧霍然站起來,高聲說道:“主公!劉備身陷泥沼,只怕奪取益州要化為泡影了,這個時候荊州必然人心惶惶,軍心不穩,主公何不趁此良機,揮兵奪取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甘寧性格直爽,曾做過錦帆賊,這是一個想說什麼就說什麼,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的主兒!
不僅有膽氣,有勇武,也不缺少謀略。
提出進兵巴蜀的建議,他甚至比周瑜還要早。
諸葛亮有《隆中對》,魯肅有《榻上策》,而甘寧的見識和眼光,也非同一般。
甘寧說完,孫權面露喜色,他正有這樣的打算。
魯肅猶豫了一下,斟酌著說道:“主公!眼下益州勝負難料,是不是再耐心的等一下,如果劉備徹底戰敗,我們再做打算也不遲。”
從內心深處,魯肅還是更加看好劉備,不想破壞“孫劉聯盟”
呂蒙口氣溫和的說:“子敬!你多慮了,劉備現在尚且自身難保,別說奪取益州,只怕想全身而退都不容易,這個時候正是我們出兵的天賜良機,日後不管劉備是生是死,是勝是敗,有沒有拿下益州,他們都註定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絕不敢輕易跟江東為敵。”
見孫權投來讚許的目光,呂蒙信心大增,條理清晰的接著說:“如果劉備敗了,僥倖回到荊州,他一定會盡力維護兩家的盟交,即便我們奪取三郡,劉備也不敢翻臉,因為他一旦跟我們為敵,將會孤立無援,陷入強敵環伺、四面楚歌的絕境。他的北面和西面是曹操,東面是江東,南面是劉循;如果劉備不幸死在益州,關羽、張飛必然會不顧一切的出兵益州,為劉備報仇,這時候,荊州自然更不會跟我們為敵了;如果諸葛亮越過江州,劉備扭轉了局面,最終打敗劉循,佔據了益州,他也急需休養生息,安撫益州的官員和軍民,短日內根本沒有精力和心思顧及荊州。所以說,無論哪一種情況發生,都不會妨礙到我們,最終只能是我們撕毀盟約,而劉備則萬萬不敢!”
孫權頓時眉頭舒展,喜上心頭,想不到呂蒙才讀了幾個月的書,便大有長進,能分析的如此透徹,說的條分縷析,令人心悅誠服。
現在曹操和劉備都老了,可孫權正當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