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絕境中的劉備(第1/2頁)
章節報錯
龐統認為劉循這番話雖然表明了跟劉備奮戰到底的決心,卻過於自信,可當劉循說出游擊戰的精髓之後,龐統漸漸陷入了沉思。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
“以運動戰為主,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務求儘可能殲滅劉備的有生力量!”
龐統沉默了許久,靜靜的沉思著,運動戰雖然難登大雅之堂,但龐統向來就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人,他跟諸葛亮可不一樣。
諸葛亮素來行事謹慎,凡事力求穩妥,然後步步推進,真正把“以正和”運用到了極致,很少有冒險的時候。
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就是諸葛亮性格謹慎的最佳詮釋。
諸葛亮生平一共對曹魏發動了五次北伐。有說六出祁山的,有說七次對曹魏用兵的,這裡解釋一下,諸葛亮一生對曹魏用兵,一共是七次,北伐則是五次,有一次是曹魏主動進攻,還有一次是派別人北上,所以加起來是七次。至於出祁山,一共才兩次,有好幾次還沒到祁山便退兵了。)
但幾乎每一次北伐,魏延都會獻上“子午谷奇謀”,《三國志·魏延傳》記載,“每隨亮出,輒欲請兵萬人,與亮異道會於潼關!”
異道就是子午谷!
魏延第一次獻計,攻擊的目標是長安,只請求五千精兵,因為那時候長安的守將是“花花公子”夏侯楙,是個沒有任何戰陣經驗的公子哥,又是第一次北伐,可以趁其不備,出其不意。
之後,長安的守將換成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所以魏延改變了戰術,請兵萬人,把目標由長安改為了潼關!
但每一次諸葛亮都沒有采納,直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也未曾踏足過關中!
諸葛亮追求的是“陽謀”,而龐統更喜歡隨機應變,擅長出奇制勝,其實,龐統跟魏延、法正是一類人,都喜歡冒險,骨子裡有著賭徒的因子。
劉循提出的游擊戰術,龐統細加琢磨,眼睛驟然變亮,好像心中突然被開啟了一扇窗戶,大受裨益。
不一會,黃權走了過來,“主公!光這樣在山下派兵圍堵,無疑於守株待兔,雖然穩妥,卻收效甚慢,可派人喊話,勸降山上的兵士,主公意下如何?”
劉循點點頭,“公衡言之有理,這件事就交給你去安排吧。”
劉循扭頭看了龐統一眼,問道:“士元!你還有什麼要補充的嗎?”
龐統狠狠的翻了個白眼,一旁的黃權也忍不住笑了。
哪有這樣的,人家還沒答應輔佐劉循呢,就開始使喚人了。
劉循半開玩笑的說:“士元!其實我早就把你當做自己人了。”
龐統勉強擠出一絲苦笑,“將軍!還未到最後一刻,你可不要高興的太早。”
劉循知道龐統心裡還非常矛盾,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也罷!我有足夠的耐心,等勝負見分曉的那一刻,我必然會與士元把酒言歡,一醉方休。”
劉循朗聲一笑,大步向帥帳走去。
………
已經被困了兩日,劉備簡直是度日如年,整個人彷彿被人架在火上烤一樣。
士氣低落、又沒有糧草、被困在大山上,隨時會有人脫離隊伍,偷偷叛逃。
一開始叛逃的還是少數,現在越來越多,越來越明目張膽,士兵經常三五成群的結伴往山下跑,攔都攔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