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李代桃僵園中會 雲朝雨暮定約期(第1/2頁)
章節報錯
霖江南曰:
雨欲相思滿地傷,
夜聽歸燕又成雙。
高山流水總相宜,
白衣青衫兩茫茫。
———————
自古以來,小白華山皆是處靈性之所,至西方佛教傳至中土,遂改名為普陀山。後成為菩薩講課的道場,在佛教經典上也有明文。華嚴經第六十八卷由如下一段經文:“瑟鞞胝羅居士告善財言:善男子,於此南方有山,名補怛洛迦,彼有菩薩,名觀自在,汝詣彼問,菩薩雲何,學菩薩行,修菩薩道。即說頌曰:“海上有山多聖賢,眾寶所成極清淨,華果樹林皆遍滿,泉流池沼悉具足,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
時善財童子漸次遊行,至於彼山,處處求覓此大菩薩。見其西面,巖谷之中,泉流縈映,樹林蓊鬱,香草柔軟,右旋布地。觀自在菩薩,於金剛法臺上,結跏趺坐,無量菩薩,皆坐寶石,恭敬圍繞。而為宣說大慈悲法:“我以此大悲行門,平等教化,一切眾生,相續不斷。或以佈施,攝取眾生,或以愛語,或以利行,或以同事,攝取眾生,或現色身,攝取眾生,或現種種不思議色淨光明網,攝取眾生。或以音聲,或以威儀而為說法,或為神變,令其心悟,而得成就。願令一切眾生,若念於我,若稱我名,若見我身,皆得免離,一切怖畏;離怖畏已,複教令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永不退轉。”
這便是有名的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二十八參:觀世音菩薩於此山中,所聞法要大抵如是。再說觀世音菩薩乃過去正法明如來,早成正覺,因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所以才倒駕慈航尋聲救苦。三十二應,普門示現,無非是要令一切眾生,脫離苦海而登彼岸而已。
這海中孤島,雖非三山五嶽之比,亦是兩浙路境內一個絕妙的仙境。那真是高通雲霄奇峰,橫鎖煙霞峻嶺。
因靈性彌漫,致使深山古洞多生妖魅。
葉惜蓮等一眾姐妹,即棲於玉霖洞。
玉霖洞西南百裡出,山內有一個曉月府,因無澡身浴德的方外之人居修,便孳生了數十個靈獸妖禽。為首的乃是一隻雌性玉面白狐,眾妖稱之為月宮玄女。而它經過三百餘年的苦修,亦能隨心意變化,只是道行尚淺,若遇道家法器克物,瞬間即會顯出真形。
那月宮玄女常幻化成妙齡少女,在俗世走動,也不說話,就在暗中窺探聆聽。如此漸漸通曉人事,見民眾皆有姓氏,也給自己按了個名字,喚作胡魅兒。
每當功課修煉完畢,胡魅兒便四處尋訪有名的妖魔鬼怪,聚一處談論些吐納煉氣之法,或結作兄弟姊妹來往。因此,她有兩個至交同道:一個是距曉月洞府西南五百裡,居在富春山雙星洞的野狗精,它也有個人名,自稱汪文君。亦就是金雨良在茅屋之內,瞧見的那名黑衣少年。另一個便是白兔精,喚作姐姐的葉惜蓮。
野狗精汪文君原是個浪蕩之物,常常糾纏葉惜蓮,但費盡腦汁,終不得其心。失望之餘,見玉面白狐花容月貌,便施展渾身解數,欲與之攜雲握雨。
獸性本淫,那胡魅兒亦伶仃寂寞,那裡經得起挑逗,耐得住春心。未久即迎風待月,枕臂疊股。
然二者均屬半妖修行,精怪禽獸,不與人同,對採補煉術毫無益處。所以只是尋歡作樂,以慰野性之需。
中秋佳節之時,梅鹿公主前往玉霖洞拜訪。
適胡魅兒恰好作陪,席間推杯換盞,聞聽葉惜蓮得一至寶,便勾起她滿腹火性,心中尋思:“同類談及春深,皆都神情興奮。汪文君再好,終不過是隻走獸。姐姐既另有所屬,我何不將林姓男子攝來,一可吸取陽寶,助吾修仙養神;二可相依相攜,享盡人間之福。”
待酒筵結束,眾人散去。
胡魅兒亦作揖辭別,騰雲駕霧落在林府近處。正為以何面目相見躊躇,忽聽馬掛鑾鈴聲響,忙眯眼望去:不遠有主僕二人,正緩緩行來。高頭大馬上端坐一名衣著華麗、玉樹臨風的少年,後跟一個年歲相仿的書童,擔籠趨步緩緩相隨。
只聽那少年道:“王三,東西可備齊了麼?”
書童答曰:“公子安心,皆已妥當。”
胡魅兒早知人類逢節遇周,必燒香祭祖。遂凝眸朝少年打量:果真別有一番情景,非汪文君那類小獸所能及,且與山野農夫、田園俗子亦大不相同。她便閃在石後,細細窺視,不由得口水直流,霖江南有賦為證:主僕二人赴荒郊,一前一後分卑老,馬上郎君比女姣,步行書童容貌俏。一個閣圓天庭滿,一個力健精神好。那少年更是:鼻正樑骨高,清秀彎眉毛;亮漆眸子像星辰,兩耳垂輪如月削。先天生來根基靈,後天培育教養妙。面似傅粉玉石刻,體賽天兵氣質傲。青方小巾發上裹,錦帶半縷腦後飄,正中嵌著無瑕玉,忽忽閃閃吐光毫。淺色藍底素絲衣,青邊圓領上面罩,腰繫灰色寬縧帶,腳蹬黑幫千層槽。
不多時,林少亭與書童來到十字路口。
王三放穩擔挑,將公子扶下坐驥,把馬系在樹上。然後開啟籠盒,陳設祭品,齊齊整整的,供在大路旁。
林少亭伏身跪倒,取來檀香紙錢,用火鐮點燃焚燒,登時不由得涕淚交織。思先父遭奸黨陷害,英年早逝,如今丟下母子二人,孤依無靠,甚感悽慘,愈哭愈慟。
王三含淚勸解,良久方止住悲聲。
林少亭立起身來,還抽抽咽咽的,口中念念有詞,又三叩九拜了一番。
胡魅兒藏於石後,暗付:“瞧這少年,不但相貌堂堂,且知書達理,恭順至孝。必然滿腹珠璣,六腑玲瓏。觀之外表,目如秋水,臉似銀盆,足見元陽充沛。”
此時,祭祀完畢。
王三已攙著林少亭,朝府門走去。
胡魅兒猶自俏目痴呆,直勾勾看著二人步入林府。方嘆道:“我自洞中修煉三百餘年,當可隨心幻化,即出來消遣散悶,平常也見些不少男子。但個個若非精神晦暗,便是濁氣令混,何曾遇見過這般出類拔萃之品,溫儒風雅之士?倘能與此人結成連理,他必是惜玉憐香之主。”想到這,不禁躍躍欲試,心旌搖搖,春情汲汲。遂將恐葉惜蓮知曉、翻臉將她打回原形的擔憂,並數百年來的苦修,一時皆付東流,發誓定要設法引誘,與其水融。
林少亭苦思葉惜蓮,奈不知其居。只好夜夜佇於花園之中,翹首以盼。這晚由於祭奠亡父歸來,更是難以入眠。於是用膳之後,便藉口託詞,獨自一人,步入府邸後園徘徊。
胡魅兒早化成葉惜蓮相貌,悄悄潛入。至園內四處環顧,但見花園建造的十分別致:月牙拱橋跨白滔,長溪一帶院中繞。
玲瓏寶塔綴青松,高林兩旁聳雲霄。
樹前石人石馬列,屋後峻嶺青山靠。
東盤長龍嬉風水,西騰金鳳壓獸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