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鬼崽石(第1/3頁)
章節報錯
驚叫聲把唐兵和老顧嚇得靈魂出竅,他倆齊扭頭,見一個黑不溜秋的影子從老三面前掠過,唰的一聲落入溪水裡。
唐兵心道不好,一個箭步竄過去,“老三,你怎麼了?”
幸好溪水才尺把深,老三慢慢爬起來,瑟瑟發抖,顫聲道:“鬼,鬼,有鬼……”
“鬼?”唐兵往小溪裡瞅了幾眼,沒見什麼,咳嗽幾聲,“酒灌多了吧,杯弓蛇影?是野兔。”
老三身上溼淋淋的,說話牙關打顫:“不,不是野兔,絕,絕不是!”小酒壺裡裝的是衡水老白乾不假,但大半晚才抿了兩口,不至於看花眼啊!
老顧反應慢幾拍,這才奔過來,“野兔不是兩棲動物,不會潛水。”他是老牌唯物主義者,不信鬼不信神,“可能是老鼠。”
荒山野嶺裡,空氣中殘留著一股濃濃的腥味。老三的心口開始隱隱作痛,哆嗦著說:“走吧,我們……走吧。”他只想趕緊離開這裡,洞裡還有七個小矮人,不定什麼時候蹦出來!
唐兵拿手電筒四下照了照,看到了石洞。難道石洞裡有什麼古怪?
驢友三人組裡,老顧負責談經論道,老三打醬油,唐兵是開路先鋒。唐兵定定神,上前彎腰將一顆碩大無朋的腦袋擠進洞口,屁股翹得老高。
洞裡俱是亂七八糟的石頭,洞頂水珠滴落,落進水窪的水滴聲也是沉悶的。唐兵仔細看,裡面就幾顆石頭。心想,該死的老三,喝多了把自己嚇得屁滾尿流!
“有什麼東西?”老顧在後面問。
“除了石頭,一無所有。”唐兵縮回腦袋,甕聲甕氣說。
“看仔細了,那是石頭嗎?”老三提醒說。
唐兵很是不爽地探頭又看。這下他看出了端倪,遲疑道:“好像是石雕,奇形怪狀,栩栩如生!”
“什麼,石雕?”老顧聽了眼睛一亮,“來,讓我看看。”不容分說,一把拽開唐兵,拿手電筒照了,貓腰朝洞裡探望……
半支菸的工夫,老顧直起腰,興奮地說:“沒錯,洞裡的確有鬼!”
唐兵被弄糊塗了。難道,那些小石人是小孩子的屍體變的?想到這裡,他身上不由起了一層雞皮疙瘩。
老三躲得遠遠的。無論是鬼還是怪,他都不願靠近。這會,老顧的腦袋又探進了洞裡,先是上身,然後,整個身子都進去了……
老顧是個書呆子,還是個有故事的書呆子,這個老牌大學生早年做過領導秘書,曾是風生水起,後來領導不幸落馬,他順理成章調區史志辦慣看秋雨春風十幾年,有時說及過去,他神色裡多有往事不堪回首月明中的失落。史志辦是個閒差事,有閒功夫搞三搞四,他成功轉型為驢友兼好攝之徒。
老三回帳篷裡換衣了。洞裡,老顧佝僂做一團,用手電筒照著一尊尊小石像,石像多是雙手隨意斜放於胸前,全身放鬆成坐姿狀,垂右腿曲左腿,呈交叉狀,外面佈滿一層暗綠的青苔,顯得異常怪異。他心裡一喜,衝洞口喊,“把我的照相機拿來。”
唐兵扭身跑去拿來照相機遞進去。老顧接了照相機縮回去咔嚓咔嚓照相,一道又一道燈光閃過。
老顧在洞裡搗鼓老半天才爬出來。
“到底是什麼東西?”候在洞外的唐兵問。這廝好奇心極重,哪有動靜哪裡就有他圍觀的身影。
“鬼崽石。”老顧抹了抹額頭的水珠子,喜不自禁說。
“鬼崽石是什麼鬼?”唐兵又問。
“古人雕刻的一種小石頭人。”老顧侃侃而談,“離這一百多公里外的d縣有座叫鬼崽嶺的山,整個山都是這種小石人。方誌記載:‘有奇石自土中出,俱類人形,高者不滿三尺,小者略有數寸,奇形萬狀……然能禍福人、生死人……此陰兵也,夜從山下來,聞雞鳴而化石……’”
“這是莽山,你扯d縣幹嘛?”唐兵毫不客氣地打斷了老顧的講解,“逮到機會你就八千里路雲和月,天馬行空!”
老顧被唐兵泥沙俱下擠兌得幾乎岔氣,鼓著一對老眼愣了楞,扭頭走了。
老三從帳篷裡探頭說:“鬼崽嶺我去過,滿山都是小石人。地上有,地下有,草叢裡有,樹丫上也有,成千上萬。據說是古代用來殉葬的石俑,有‘南方兵馬俑’之稱。”
“這裡離d縣一百多公里,誰顛三倒四會把小石人搬來?”唐兵思維比較直線,即時提出異議,“你以為古人都跟你一樣遊手好閒?”
突然,遠處傳來一陣悶響,像打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