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搖唇舌借刀殺人(第1/3頁)
章節報錯
江濁浪這話一出,胡總兵不由地滿臉疑惑,似乎沒能明白他的意思。但左首邊的趙師爺卻是兩眼發光,欲言又止。
他們都沒有說話,而是在等這位江三公子繼續往下說。
然而右首邊的郭統領見狀,頓時喝道:“國賊門生妖言惑眾,兩位大人千萬不可受了此人的矇騙!”
卻聽趙師爺淡淡說道:“郭統領此番離京,乃是奉鎮撫司之令緝拿欽犯,我等也已全力配合,一直聽從差遣呼叫。眼下欽犯投案自首,郭統領的差事也便算是完成了,並無任何耽擱。至於是否應該順勢剿滅銷魂谷,自然有胡總兵和陸知府決斷,似乎與閣下並無干係。”
胡總兵也介面說道:“郭統領稍安勿躁。人已經幫你抓到了,我們不過是與他聊上幾句,莫非鎮撫司的大人連這也有意見?”
聽到兩人這番話,郭統領不禁啞口無言,兀自呆立半晌,終於只能憤憤坐下,再不言語。
待到帥帳裡重歸於靜,藤椅上的江濁浪這才緩緩說道:“欲問天下銷金窟,遙指汾州銷魂谷……銷魂谷的風月生意……世人皆知,早已賺得缽滿盆滿……近十年來……更是達至頂峰……其一年的收益摺合白銀……少說五百萬兩起步。即便稱不上富可敵國……也足以抵得過……整個汾州府地界五到六年的賦稅……難免不令人眼紅……
與之相比,胡總兵在汾州府的五萬駐軍……朝廷每年撥發的軍餉……也不過百萬之數;陸知府的府臺衙門……所有官吏每年的俸祿加在一起,更是隻有……區區兩三萬兩……似這般捉襟見肘,莫說是……興建土木、翻修路橋……怕是就連公門眾人的吃喝生計都成問題……”
說到這裡,他抬眼望向中間几案後的胡總兵,又說道:“汾州府五萬駐軍的編制,實則卻只有……三萬餘人。旁人聞之,都罵胡總兵坐吃空餉……殊不知這些年來,汾州府那些退伍老卒……都是靠這批空餉救濟……再有對於榆林衛邊防前線的援助,這些開銷用度加在一起……恐怕到頭來,還要總兵大人自己往裡面貼錢……”
胡總兵的臉色一暗,低聲罵道:“你……你胡說八道!”
江濁浪也不和他爭辯,又轉向趙師爺說道:“汾州府地處西北……地貧人稀,本就比不得……江南富足之地……再有邊境戰事不休,各類苛捐雜稅繁重……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家中再無餘錢……據說早在十多年前,汾州府的路橋土木……官府和百姓便已無錢可用,只能去求當地富商出資……如此一來,不但讓這些富商從中賺取暴利,更是催生了一大批……打著官府旗號的鄉紳惡霸……這一點,趙先生在陸知府身邊辦差……應當再是清楚不過……”
趙師爺不動聲色,只是沉吟道:“江三公子是想說,整個汾州府都缺錢,但銷魂谷有錢。”
江濁浪鄭重點頭,緩緩說道:“正是……”
他隨即說道:“銷魂谷自建立以來……便一直不曾與官府打交道,更沒繳過什麼稅銀……之後又仗著宮中紅妃這座靠山,愈發特立獨行……但如今伴隨著先皇駕崩,紅妃這座靠山……自然是指望不上了……銷魂谷要想存活於世,難免……也要做出一些退讓,並且儘快替自己找到新的靠山……而這座新的靠山……既然要找,又何必……捨近求遠?”
說到這裡,他故作停頓,看胡總兵和趙師爺是何反應。
只見胡總兵皺眉沉思,並未開口,趙師爺則是反問道:“閣下是說,銷魂谷願意分出一部分錢,給我們?”
江濁浪當即搖頭,笑道:“錯了錯了……一枚雞蛋,只夠一人吃飽……若三人分食,到頭來誰也吃不飽……所以在下的意思,並非是要將這枚雞蛋分與兩位,而是希望……胡總兵和趙師爺代表的陸知府能夠躬身入局……借銷魂谷這隻‘雞’,生出更多的‘蛋’……”
隨後他詳細解釋道:“話說銷魂谷裡的賺錢規矩,其實很簡單,那便是……銷魂谷抽取利錢的三成……譬如其間的青樓女子和衣食住行各類商戶,每賺十兩銀子,銷魂谷便要從中抽取三兩……小部分作為花仙花神維護秩序的酬勞,大部分則用於谷中的興建修繕……
至於這所謂的利錢……顧名思義,便是除去成本後……賺到的淨利。一桌十兩銀子酒菜,除去食材房租人工等……約五兩銀子的成本,剩下的五兩,才是淨利……而銷魂谷‘五樓’中經營的女子,利錢顯然更高一些,除去每晚進場……所需繳納的十到二十兩銀子,之後賺到的每一兩銀子……都是淨利……”
頓了一頓,他繼續說道:“秉承這一規矩……銷魂谷數十年來的經營,可謂蒸蒸日上,客源不斷……但這當中卻有一個弊病,那便是……銷魂谷做的這樁買賣,畢竟沒有得到……汾州官府的許可,說得難聽些,便是上不得檯面、也見不得光的買賣……
正因如此,銷魂谷裡……各類消費的價格,雖然要比外面高出一些……卻不敢高出太多,畢竟……名不正則言不順。而前來銷魂谷的這些客人,不辭千山萬水,只為尋歡作樂……其實都不缺錢。所以今時今日的銷魂谷,真正需要解決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如何吸引更多的客人,而是要如何才能從每一個客人身上……賺到更多的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到此處,藤椅上的江濁浪不禁坐直身子,正色說道:“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逢此內憂外患、生死存亡之際……銷魂谷自當求變,以謀生路……倘若趙先生所代表的陸知府,願意以汾州府官府的名義……替銷魂谷擔保正名,甚至做些宣傳推廣,同時……胡總兵麾下的駐軍,也願意出面保護銷魂谷的安全,維持谷中秩序,那麼……過去銷魂谷這樁見不得光的買賣……便能搖身一變,成為一樁正大光明的買賣。而谷中各類消費的價格……也就可以水漲船高,在成本不變的前提下……至少上漲五成價格,也便等於是……憑空多出了……至少五成的利錢……
舉個簡單的例子,如今銷魂谷中的一名女子……在賺回當晚的進場費後,為客人提供一次服務……假設收費十兩白銀……也便是十兩白銀的利錢。其中銷魂谷抽取三兩,女子自己可得七兩……待到與官府和駐軍合作之後,這名女子每服務一次,價格則可漲至十五兩白銀……
而這十五兩白銀的利錢……其中銷魂谷三兩、該名女子七兩維持不變……剩下的五兩白銀……二兩歸胡總兵的駐軍……二兩歸陸知府的府衙。還剩一兩,則以胡總兵、陸知府和銷魂谷三方的名義,送到京城鎮撫司的石忠石總指揮使手裡……如此一來,既能替胡總兵和陸知府在京城打通……鎮撫司這層關係……又能算作是……銷魂谷替宮中那位失勢的紅妃……表示的一點心意……”
說罷,江濁浪緩緩喘息,雙眼則望向帥帳裡的胡總兵和趙師爺,問道:“不知……在下的意思,可有說清楚?”
左首邊那位趙師爺自然聽懂了,一時間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神情,兩隻眼睛精光閃閃,只管飛速盤算著江濁浪提出的這一方案。
但胡總兵卻沒能跟上江濁浪的思路,沉吟道:“閣下的意思是說,銷魂谷……願意接受官府的招安,向我們繳納稅錢?”
江濁浪連連搖頭,說道:“胡總兵此言差矣……並非招安,而是合作……銷魂谷能有今日之勢,自有其經營之道……倘若接受招安,由官府管轄經營……就等同於在谷中舉新政、謀變法了,一切皆要從頭開始……往後是賺是賠,不可測也……這便好比是在下這個垂死之人,要以猛藥灌之,倒也罷了……但若是一個健康之人,無端以猛藥灌之……只會適得其反……
再者,銷魂谷一旦接受官府招安,所得利錢……便如胡總兵所言……將盡數成為繳納給朝廷的稅錢,卻與胡總兵和陸知府雙方……並無太大幹系。而在下提出的這一提議……僅僅只是與胡總兵和陸知府的合作,從而將銷魂谷賺到的利錢,直接給到兩位手裡……”
說完這話,他見胡總兵臉上還有疑惑,不禁笑道:“看來是在下還沒有將這筆賬算清楚……近幾年來,銷魂谷每年的收入……摺合白銀……均不低於五百萬兩。也便是說,銷魂谷一年……至少有五百萬兩白銀的利錢。在此基礎上,若是能夠與……胡總兵和陸知府合作……徑直漲價五成,便能憑空多出……至少五成的利錢,也就是……每年七百五十萬兩白銀……
而這七百五十萬兩白銀……當中三百五十萬兩……歸谷中女子和衣食住行各類商戶賺取……一百五十萬兩,為銷魂谷從中抽取的部分……合計五百萬兩,維持原狀不變。剩下的兩百五十萬兩白銀,其中一百萬兩歸胡總兵的駐軍……一百萬兩歸陸知府的府衙。還有五十萬兩,則是以胡總兵、陸知府和銷魂谷三方的名義,贈予京城鎮撫司的石忠石總指揮使……”
中間几案後面的胡總兵聽到這裡,當場霍然起身,脫口問道:“一百萬兩?”
顯然,之前聽江濁浪說,十五兩銀子裡面自己能夠拿到二兩,胡總兵倒還不覺得怎樣。但此刻一算總賬,自己居然能拿到一百萬兩銀子,這位汾州府駐軍的統帥驚喜之餘,終於按捺不住了。
江濁浪正色回答道:“不錯……白銀一百萬兩。而且……是每年都有一百萬兩……只多不少……”
只見胡總兵一張臉不停抽搐,過了半晌,才稍微緩和下來,顫聲問道:“江三……不,江老弟,老胡是個領兵打仗的粗人,沒你們這些讀書人的花花腸子。你說的這些,可……可別騙我?”
江濁浪笑道:“在下何德何能……不敢奢望總兵大人的信任。今夜所言……是真是假,胡總兵只管詢問……汾州府的這位趙先生便是……”
聽到這話,胡總兵立刻盯著左首這位有著【以心為鏡,無所不照】之稱的趙鏡生趙師爺,問道:“先生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