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碗菠菜拌湯,自然又獲得了林翰之與林母的贊嘆。蘇心怡心想,這算什麼啊,要是有雞蛋,出鍋前打一個雞蛋進去,那才叫色香味俱全呢。

雞蛋?對了,咋沒有見家裡養雞呢?蘇心怡忽然想起來。前世雖然窮苦,但是農村至少家家戶戶都會養雞。雞蛋可是養身體的好東西,這林翰之如此瘦弱,要是有雞蛋能補補,也不怕趕考的時候辛苦了。

還是林母解了惑。原來家裡是有兩只老母雞的,每天也能收上一個雞蛋。自從蘇心怡生病後,其中一隻老母雞抓去換了藥,剩下一隻也進了蘇心怡的胃。看來林家母子二人對蘇心怡還真是不錯。蘇心怡可明白這老母雞對一個農戶家庭的意義。

“娘,麥子換了錢,咱們就去抓上倆雞仔兒吧。”蘇心怡提議。“心怡啊,娘知道你是好心。咱還是先把眼前的難關過了吧。不過幸好你遺傳了你孃的好手藝,啥吃食兒到了你手裡都能做出花兒來。”林母發自肺腑的誇獎蘇心怡。

蘇心怡不好意思地低下頭,偷偷吐了下舌頭。“媽呀,幸好原主的娘做得一手好飯,不然自己準穿幫。”

吃過早飯,林母繼續去麥場打麥子,林翰之則閉門苦讀。蘇心怡看大家都各自忙著,自己的掙錢計劃也不能擱淺啊。於是她換上一件幹淨的衣服,又去山上摘了一些藍莓和菠菜,告訴林母自己想去城裡看看,說不了可以賣給雲棲樓的老闆。

林母有點擔憂,雖然步行不到半個時辰就能來到鎮子上。但是心怡長得這麼好看,萬一遇到壞人怎麼辦?蘇心怡見婆母有點猶豫,再三保證自己一定會小心,林母這才放了行。

快晌午的時候,蘇心怡終於看到了雲棲鎮的牌樓。正值麥收季節,鎮子上的人並不多。三三兩兩的行人,或牽馬馱著貨物,或肩膀挑著貨箱。雲棲鎮果然是附近唯一的交通重鎮,三裡五鄉的人要想去省城或者京城,還就得從這裡經過。

雲棲樓很好認,就在鎮子的正中間,南北與東西兩條大道的交彙處。這是鎮子上唯一的三層樓,木質結構,牌匾上龍飛鳳舞的書法,一看就出自名家。果然是藏龍臥虎,誰都不能小覷啊。蘇心怡心道,大學時選修了國畫,毛筆字是第一道要過的關,也曾苦練過數九的蘇心怡自然識貨。

“客官,您裡面請!”店小二見一位年輕貌美的小婦人走進來,雖然穿著破舊,但自是有一份氣質讓人不容看輕。盡管心裡有些狐疑,還是客氣的上前招呼。“叫你們管事的來。”蘇心怡清楚,跟小二說不出什麼來,於是她單刀直入。

話來也巧。今天是農歷五月二十九,每個月的二十九號,雲棲樓的掌櫃都會例行向東家彙報當月的營業情況。這店小二也是初來乍到,沒摸清楚狀態的他,直接來到了掌櫃的專屬包廂,急急忙忙地說明瞭情況。

今天來店裡的是雲棲樓的少東家趙雲赫,店小二的毛躁自然沒逃過他的眼睛。他皺了皺眉,剛想說點什麼,劉掌櫃趕緊呵斥店小二退了出去。也不怪劉掌櫃護短,畢竟人是自己招來的,論起來,也是自己規矩沒教好。

“走吧,我與你一起瞧瞧,究竟是怎樣的角色,讓你的人這麼慌張。”趙雲赫開啟包廂的門,自顧自走出來,劉掌櫃也忙不疊地跟上來。

“掌櫃的,您好。我今天來,是想提供兩道食譜給貴店。”見一前一後走來兩個人,蘇心怡站起來,不卑不亢。“果然是個俊俏的小娘子。”劉掌櫃走南闖北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有小娘子出來談生意。

“說吧,你有什麼絕活兒。”劉掌櫃倒也和善,開口就問。“兩樣,一個是翠玉面膳,一個是藍莓蛋糕。”蘇心怡很清楚,如果不能在幾句話之間成功博得對方關注,自己有可能會折翼而歸。於是她入鄉隨俗,為菠菜面起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藍莓呢,她自是也有想法。雖然沒有黃油之類的配料,至少可以利用打發的蛋白做上一款餐後甜點。而酒樓自然也不缺植物油、雞蛋、麵粉等原材料。

聽到蘇心怡的介紹,劉掌櫃尚在思索中,二十歲的少東家趙雲赫卻很感興趣。父親將雲棲樓交給自己經營也有些時日了,素來平淡的成績讓他很是挫敗。而自己的大哥趙雲蕭在自己這般年紀,早已經在京城闖蕩出一番名堂。這兩道菜名聽上去很是誘人,如果口感也不錯,或許就是雲棲樓入駐京城的籌碼。

劉掌櫃也是個人精,見少東家頗有興趣,自是不敢怠慢。他禮貌地請蘇心怡到後廚,展示兩道菜的做法。

菠菜洗好焯水,隨後和麵。未經發酵的面口感略差,蘇心怡準備讓面發一會兒功夫再揉搓。當然,蘇心怡也沒閑著,她問廚師要了幾枚雞蛋,一些麵粉。雞蛋分離之後,只留下蛋白,用筷子使勁兒打發。這個打發的過程實在是漫長,蘇心怡一度覺得手都要斷掉了。“要是我有傳說中的功夫就好了,打個雞蛋還不是灑灑水。”蘇心怡嘀咕著,筷子的轉速越來越慢。

“我來試試。”趙雲赫突然發聲。蘇心怡自然不會推讓,有人幫忙還不好啊。她將碗筷遞了出去,同時不著痕跡地打量了幾下這位年輕的少東家。一襲青色長袍,面色溫潤平和,發髻用同色的發帶系在腦後,身高約摸有178,自是一個風流倜儻的小公子。“果然人傑地靈。”蘇心怡揉著自己痠痛的手臂,暗自想著。

打發蛋白的間隙,蘇心怡又問廚師要了白糖分幾次加到碗裡。隨後又把蛋黃跟麵粉攪拌均勻,等待與蛋白的合二為一。看著趙雲赫手中的蛋白越來越泡,蘇心怡知道火候到了,於是她接過盆,倒入攪拌好的蛋黃麵粉中。找了幾盞漂亮的小碗,蘇心怡將原材料依次放入。是的,這是戚風蛋糕的方子,但是蘇心怡沒有按照套路來。畢竟,古代的權貴們,可能更喜歡單人單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