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魚餌(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二十七章 魚餌
寶佑元年,正月十八,陳府。
光化陳氏乃本地豪商龍頭,在京湖商派中也是代表人物。
陳氏起家於川蜀,以走私茶鹽入吐蕃得累世家財。而後舉家遷往襄陽府。
時金國與大宋對壘於江水兩岸,民間商貿繁盛,陳氏看準機會在光化籌造草市,也就是光化墟市的前身。
數年經營讓陳氏進一步發展壯大,時人稱其為陳半城。
嘉定十七年,全平章歷任光化知縣,大力整治墟市,斷了陳氏的灰色收入,陳氏隨之沉寂。
近年來,金玉黃強勢入主墟市,對本地商派的打壓很嚴重,陳氏反抗過幾次,但皆不是對手,也只得跟在金玉黃身後混口湯喝。
府內大堂,一眾族老列席,為首者是陳景頌,陳氏現任族長。
“原因已經查清楚了,墟市楊彥全走通了夏慈掌的門路,叫停了慈幼局的一應採買。”陳景頌將紙張拍在桌案上,神色不悅道。
“有道是新官立威,楊彥全讓蘇榮抓了幾個貼司,關了幾個潑皮,迫使我等足額交銀,這也便忍了。如今又斷我等財路,究竟想要如何?”
“楊彥全把自己比作當年的全平章了,殊不知我等也今非昔比了。”
陳氏這些年的正經生意可沒落下,襄陽的屯田糧、蜀中的織錦、徐州的鐵器、四明的海外商貨等等都讓陳氏立於不敗之地,且更重要的是陳氏這些年來和官府的關係越發緊密,大把的金銀砸下去,讓官府給陳氏大開方便之門。
“依某之見,不如把訊息往上遞,告楊彥全一狀,他私停諸稅,有礙州府之政,不消半月他這個押司也就當到頭了。”
“不妥不妥,楊彥全停了這麼多稅目還能給州府交足銀子,我等要是捅破這層紙,不就是告訴州府之前的稅目有貓膩嗎?屆時州府一旦查下來,只怕是個兩敗俱傷的局面。”
“那就給他個面子,陪他坐一席如何?”
“不行,這個口子不能開!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後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堂內吵的不可開交,陳景頌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去請上一任族長陳旦來主持決策。
“伯父人呢?”
“陳公去訪友了,且讓小人轉告族長,有什麼事等陳公回來再決定。”
文府,池中亭。
天有寒意,池浮薄冰,亭中圍竹簾,石臺下有暖爐,臺上焚香,文小小與楊彥全並列而坐,各持一竹竿,垂釣冰孔。
時有魚兒咬鉤,文小小釣得錦鯉一條,楊彥全則顆粒無收。
楊彥全很少釣魚,心思也不在此處,他今天來是請文小小出面牽線搭橋,讓自己與本地豪商見上一面,相互掛個名號。
“文公,你看這事?”
“這釣魚啊要有耐心,尤其是在冬天,掛什麼餌,放多長線都是有講究的。老夫這池子裡的魚經常由下人投餵,嘴早就養刁了,所以只要掛鉤速度一定要快,不然就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文小小一邊在說教,一邊又釣上了一條魚。
“楊某沒那麼多耐心,要是釣不上來,那就先餓幾天,到時候搶著掛鉤。”楊彥全拉了一竿,又是空鉤。
“池子大了什麼魚都有,老夫可以禁止下人投餵,但其他客人、親眷要喂呢?老夫總不能因為這一點小事鬧的大家都不愉快吧。
而且這些傢伙個個都吃的膘肥體壯,停了幾次投餵也不會露頭的,反倒會成群結隊的躲在浮冰下面,圍餌而轉,讓你恨的咬牙切齒,又無可奈何。”文小小瞥了一眼楊彥全單薄的衣物,命人取來毛毯,以供楊彥全取暖。
“那依文公之見,釣魚最重要的是什麼?”楊彥全坦然接受了文小小好意,數次接觸下來楊彥全心中已經把文小小定義為可信任的物件。
“魚餌!有越好的魚餌,魚兒就更容易咬鉤。”
“那楊某放的餌不值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