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指定是有點別的癖好

墟市司內部整頓的事暫時告一段落,在保證大框架的前提下平穩過渡到楊彥全時代,其間收穫頗豐。

查抄了幾個潑皮頭子,追繳清點了幾位貼司吏,所得銀兩可足額完成州府任務,且仍有府庫留餘。

楊彥全不動則已,一動便是雷霆手段,墟市司上下公吏無不敬畏,一言堂之象已成。

今歲元宵佳節依舊熱鬧,雖然官吏沒了沐休,但百姓從十三四開始已經有了過節氣氛。

墟市幾條主街披紅掛綵,家家戶戶都有花燈,正應了那句:東風夜放花千樹。

是夜,墟市街道上擠滿了人,商戶搭棚,酒樓通明,各類畫布刻繪神仙故事,奇人異傳。圍攤上魔術、雜技、說書、猜燈謎應有盡有。

楊彥全也被夏慈掌相邀來此,共賞佳景。

今日夏慈掌穿著一淡紫色對襟褙子,衣襟微敞,內秀一抹黃,覆了山峰,巒嶺起伏,白雪皚皚,仍翹春桃色。

二人齊步並行卻無言,氣氛有些尷尬。

史潤去了白鷺洲書院求學,歸期未知。夏慈掌又不願回襄陽史宅,元宵佳節落得孤單一人。

而對楊彥全來說孑然一身是常態,母親的面容早就模糊不清了,且幼年與母親相處也多是無話,沒有什麼美好的回憶。

“保賢可累了?我們去酒樓坐坐?”夏慈掌一貫清冷,在楊彥全面前卻是少有溫和。

“全憑慈掌安排。”

楊彥全與夏石接觸的目的從始至終沒變過,就是搭上史家這條線,為此楊彥全時刻做好了獻身的準備,只要夏石一個眼情一句話,楊彥全便會倒貼上去。

往上爬嘛,不寒磣!會當凌絕頂,又有幾人敢問來時路。

二人尋了一處雅間,擺了三五精緻小菜,一壺藍橋風月。

酒入杯,梅花暗香來。

“夏慈掌怎麼留在光化過年,楊某聽聞襄陽史宅有直系親眷居住啊。”

“伯玉的父親史介煒就在襄陽,不過他整日醉心於山水筆墨之間,大好男兒不知進取,我與他無話可說,也不願相見。”

夏石入史家門戶已近二十載,史介煒最初科舉那幾年二人相敬如賓,史介煒中了進士遷為京湖屯田參議,自此鑽研繪畫之道,夏石屢勸不聽,二人便漸行漸遠。

楊彥全點頭不言,心中起了別樣思量:夫妻二人感情不和,史參議官職不高,但夏石仍能在慈幼局為官,背後肯定還有別的靠山,難不成這娘們已經與什麼貴人苟合,現在又想找個年輕的解解乏?

沒有無緣無故的關心,縱使夏石說自己對楊彥全視如己出,楊彥全也會思索夏石是不是有什麼別樣的癖好。

這不能怪楊彥全,他生長的環境影響了他的思維,處處都往最壞的方向預料。

“今日讓你作陪,怎看你有些心不在焉?”夏石飲了幾杯梅花酒,霞飛雙頰,神色迷離。

“慈掌莫怪,這萬家燈火與楊某如浮雲,說起來楊某也是第一次過元宵節。”楊彥全觀其火候,估計自己今晚是凶多吉少了。

夏石眼中閃過一絲心疼:“保賢莫怪,這些年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