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過堂(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九章 過堂
慈幼局外,天已暮色,斜陽送晚。
兜兜轉轉一大圈,結果並不理想。
其實楊彥全心中有些後悔,早知剛才就等史潤說完再做決定了,相比較自爆官場舊弊而言加入慈幼局也還是有點說法的。
保住一條生路,日後也可再做計較,何奈口舌比腦子快,誤了機會。
楊彥全啊楊彥全,說好的三思而行,謹小慎微呢?讀書不致用,讀來何用?只此一次,下不為例!
“呼!”
楊彥全長舒了一口氣,迅速調整心態,事已至此也就罷了,慈幼局這條路太過隱晦,夏慈掌對自己態度不明,興許就是一時興起,故而壓不得重寶。
且楊彥全不到萬不得已,不願把主動權交到別人手上。
“嘖!還是得走一遭!”
夕陽長街人寂寥,兒郎一瘸一拐的沒於街角。
光化縣衙,內堂。
陸之逸端坐於堂上,神情頗為愉悅。
“恭喜明公了卻大事。”張遠拱手拜道。
“算是有了結果,幾日奔波甚是勞累,本縣要好好歇息兩天,養足了精神好與黃知信鬥法。”
光化知軍從襄陽歸來後,二府統一了口徑,把籌措糧草之事交予黃知信,黃知信也如願獲得了光化墟市的經營權利,對北方諸軍算是有了交代。
“那期間耗損要如何與分?”
自古以來運糧都有耗損,且佔比極重,糧食不可能飛到大同府,一路上人吃馬嚼自是有賬面上的出入,這其中能做的文章可多了。
“此事州府自有安排,無需我等操心。”陸之逸收斂的笑容,心中多了一股厭惡。
“如此甚好。”
張遠不敢再多說一句,看來這次是偷不到腥了,州府官長出面頂住了壓力,想必在襄陽府受了不少氣,要從運糧耗損中找補回來。
上面一紮口袋,下面人可就要受苦了,運糧之事何其繁雜,準備工作更是多不勝數,單提徵調民工一事,沒有了耗損補貼,吏員們做事肯定沒那麼上心,徵調時日必定延長。
到了那時候,上有官衙催得緊,下有鄉吏不作為,萬般急火都要落在張遠幾位押司身上,那滋味可真不好受。
這類事腌臢上不了檯面,張遠只能自受其苦,弄不好還要倒貼一二,真是倒黴透頂。
“那幾個驛吏是否已捉拿歸案?”
對外的事情解決了,對內還得有個說法,官長們自然要把責任攤在小吏頭上,驛館諸吏便是首當其衝的責任人,要怪就怪他們辦事不利,如若市價書函能早些送達,兩府也不用承擔這麼多的損失。
“沿途諸驛吏已經派人拿押到府,只有呂堰的楊彥全不見蹤影,聽鄉吏說那廝來了光化城。”
“發文書捉拿。”陸之逸一句話直接將楊彥全定義成逃犯。
值此刻,常舉文入堂。
“何事?”
“回稟縣尊,呂驛公差楊彥全在衙外求見。”
“嗯?這倒是有趣,趕著送上門來了,明公,是否直接下獄?”張遠拱手問道。
以楊彥全的身份平時根本接觸不到陸之逸,這次稟明求見的也是張遠,故而張遠才開口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