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過堂(第2/2頁)
章節報錯
“讓他入堂。”
陸之逸同樣心生好奇,按理來說楊彥全沒有遇到衙役,也沒有接觸縣中公人,那麼他還不知道自己已是戴罪之身,此時來縣衙是何故?
人有了閒心才有閒情,若陸之逸現在還沒有解決北糧之事,斷不會見小小的驛差,一念之間總有陰差陽錯。
半刻後,楊彥全入堂。
陸之逸頓時目生不喜,有道是君子好似松,坐如鐘行如風,但眼前這廝是個瘸腿殘人,怎能授予公職,行官政之事。這讓陸之逸聯想到了濫竽充數,買賣吏職之人。
楊彥全則一臉坦然,周全禮節:“拜見縣君。”
陸之逸算是楊彥全二十多年來見過的最大官長,沒有壓力是假的,不過越到這個時候,越要表現出穩重大氣。
“你的腿是何故?”陸之逸見楊彥全有幾分氣度,自己也正襟危坐開口。
“不敢欺瞞縣君,三年前縣君初到光化,見光化城牆年久失修,便徵調民夫重修舊牆,小人便是那時不慎墜牆,斷了左腿。幸有縣君仁義,嘉獎築牆有功之人,小人這才得了驛差,有口飯吃。”楊彥全說的情真意切,滿滿感激之色。
“原來是這般,唉!莫怪本縣為了一時功績勞民傷財啊!”陸之逸有些慚愧,原來楊彥全的吏職是自己給賞賜的,怪不得這名字有些熟悉。
“築牆鋪路非一時之功,而是百年之利,縣君政令英明,小人落了殘疾只怪自己,怨不得旁人。”楊彥全又抬了陸之逸一手,要讓陸之逸的愧疚最大化。
“你也算是個聰明人,不過本縣自知功過不可相抵,這份過錯本縣自會承擔,也絕不否認。”陸之逸在官場廝混也有幾年了,不會輕易被人牽著鼻子走,此番鋪墊也好開口問楊彥全的罪,大不了輕判一些,少關其幾年。
楊彥全見狀不等陸之逸再開口,率先說道:“縣君,小人此次前來是有關於輔兵胡三之事,胡三步遞送函多日未歸,小人心中憂慮,故而來問其下落。”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胡三現在牢中。”張遠可沒時間和楊彥全玩什麼感情牌,當即就要問罪。
“嘶!胡三此人多年辦差,謹言慎行,不應犯什麼大錯啊!不知其到底犯了何罪?若是觸犯了國法,是他咎由自取,倘若是得罪了上官,小人願為其作保,出錢出力,賠禮道歉皆可。”楊彥全再次搶先開口,這一局兇險至極,一步也不能踏錯。
“哼!”張遠哼笑出聲,把“就憑你”三個字掛在臉上:小小驛吏都自身難保了,還敢大言不慚。
“哦!你為何如此護那輔兵?”陸之逸差不多明白了楊彥全話中套話,心道:你這傢伙不老實,多半已經猜到了自己大禍臨頭,想要反其道而行之,本縣倒要聽聽你能狡辯什麼。
“下之事上也,不從其所令,從其所行。小人庇護胡三,也是為了自己,胡三犯錯,小人若能盡力周旋,胡三必定會感恩戴德,越發敬重小人,日後公事也會更加上心。
倘若小人視若無睹,不管不顧。日後出了其他事劉接待也會效仿小人的做法,其他輔兵亦如是。屆時上有猜忌,下有怨恨,私情多於公事,驛務多有怠慢,久而久之小人就再也指揮不動一個人了。”
“好一張尖牙利嘴!”
楊彥全的道理說的是小小驛站,但可以沿用到整個光化縣,因為上位者的罪過去找一個下位者當替罪羊,以後再出現類似的事情,底下的人也會用同等方式來欺瞞陸之逸,久而久之一旦出了問題,大家想的都不是去解決問題,而是找出一個替罪羊。
但這種大道理陸之逸乃至光化、襄陽兩府府君能不知道嗎?都是飽讀詩書之人,都是學過聖賢道理之輩啊。
只不過上位者都不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因為越往上走,承認錯誤的代價越大。
“縣君恕罪,其實小人是有把柄在胡三手中,本來這把柄很難被人察覺,胡三為了輔兵這碗飯也不敢隨意告發小人,但是如今胡三被捕,已經是窮途末路,小人怕胡三胡亂攀咬,弄得兩敗俱傷,所以才……唉!”
楊彥全只能把話點到這一步,再多他也不敢亂說,把證據擺在明面上遠沒有隱晦提及來的威力大。
“哼!這胡三真是不知死,這是要得罪多少人啊!不知道他有沒有想清楚啊!”張遠陰惻惻的說道。
“想來胡三也只是為求活,為一個清白身。”楊彥全拱手答。
陸之逸聞言大笑道:“看來你我皆是胡三啊,話就說到這裡吧,你且在衙中住幾日,是非自有公論。”
“多謝縣君。”
(本章完)
喜歡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請大家收藏:()扶宋從皇帝住我家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