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2/2頁)
章節報錯
當大量身著黑色作訓服的禁軍出現在長安街頭,當劇院茶樓一個個被貼上封條,長安的百姓這才意識到發生了大事情。
根本不用人去過多的講解,有條件的,全部趕緊回家換了身衣服,沒條件的,則是將衣服反穿了過來。
當然,這些指的是那些身上有鮮豔顏色的人,普通百姓,一身青衣,根本不用去換。
商業停止運轉,工地停工,似乎這世界上的一切,全部都停止了下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極宮內,李元吉也換上了一身白衣,妃子,皇子皇孫們,一個個的跟在李元吉的身後。
“陛下,所有事情都已準備妥當,太上皇明日便可下葬,只是人殉這件事情……?”房玄齡同樣是國喪籌備小組的一員。
禮部尚書在忙著統攬全域性,一些細節方面的東西,就只能交給其他人去進行了。
所有的環節,他們都可以做主,但唯獨這個人殉,他們做不了主。
人殉,也就意味著活人的殉葬,這在以前的帝王墓葬中是經常可以看到的一幕,但實際上自唐朝之後,已經很少可以見到人殉的存在了。
而大規模的減少,是在漢朝以後,至唐朝中間這一段,偶爾的可以看到,但不是經常性的。
所謂的人殉,其實到了現在也不用那麼大的規模了,無非就是將身邊的貼身太監,宮女進行陪葬,有的也會將比較喜歡的嬪妃帶走。
“人殉就不用了,先帝寬厚仁義,想必是不會喜歡這些的。”李元吉搖了搖頭,直接否定了人殉。
作為一個後世人,他是絕對不能接受這個規矩的,人死不能復生,拿活人去陪葬,又是什麼道理?
這不是在凸顯一個時代的殘暴嗎?自己在講究以人為本,卻還在做著殘暴的事情,這又怎麼算?
“兵馬俑準備的怎麼樣了?”李元吉繼續問著。
人殉的事情他始終就沒有考慮過,但不管怎麼說,李淵也是個皇帝,身邊怎麼可能沒有人去服侍呢?
於是李元吉就想起了秦始皇陵的一些東西,所以也就打算搞一搞這些。
活的不能用,搞些兵馬俑還是可以的嘛,再一個,兵馬俑也可以用於日後的考古嘛,畢竟後人的尿性,李元吉還是很清楚的。
“正在準備,一個營的禁軍,一個營的野戰軍,一個營的普通軍,一個營的混合炮兵,一個團的騎兵,一個團的步兵,一共七個營,近七千座兵馬俑。不過想要全部完成的話,估計最快也要三個月的時間。”房玄齡說著。
這個工作量可是不小,而且是在李淵死後李元吉才提起的這件事情,現在才剛剛開始準備。
唯一好的一點,是有一段鐵路可以用,這使得他們可以快速的將整個長洛周圍的工匠全部調過來參與這件事情。
兵馬俑的製作並不難,成丕,燒製,上色,三步即可。
其中最難的在於騎兵,步兵這兩個團。
因為這是完全按照改之前的編制做的,這兩個團,並不是現在的團,而是改之前的團,一個團也就五百人左右。
但他們身上可是著鎧甲的,不像是其他的兵馬俑,不用描繪鎧甲那些複雜的東西。
“恩,不急!”李元吉點了點頭。
兵馬俑屬於陪葬坑,沒必要同時下葬,稍晚一些也沒什麼問題。
近七千件,這個規模應該與秦始皇兵馬俑差不多。
甚至,李元吉都在開始考慮,是不是這次的國喪結束以後,自己也開始製造一些兵馬俑來備著?
不需要太多的人,畢竟自己還年輕,保留一個百人規模的團隊,就不停的一直做著就好,這樣等到自己死的時候,怎麼著也有個幾萬具的規模了吧?
雖說當了皇帝,但實際上李元吉心裡還是有一種想要做個大新聞的衝動。
額,跑題了,李元吉覺得還是等這次的事情過後,看看花費再做決定吧。
如果不費錢,倒是可以做著先準備一下,費錢的話,那就算了吧,畢竟自己是個節省的人,現在沒那麼多錢去搞這個。
除了兵馬俑以外,其他的事情全部準備好了,早已復工的官員,明日也將停工一日,整個朝廷都要參加入土儀式,這個規模自然就不用多說了,不然怎麼能被稱之為國喪呢?
李淵依舊如同歷史上那樣,諡號太武皇帝,廟號高祖,葬在獻陵,與竇皇后合葬一處。
不管過程怎樣,這個結局依舊是同樣的,李淵的人生,就此畫上了句號。
喜歡唐朝最佳閒王請大家收藏:()唐朝最佳閒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