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四章 一個時代的結束(第1/2頁)
章節報錯
李淵終究還是沒能逃脫歷史的命運,去世的時間幾乎是與歷史上相差無幾。
儘管這個世界李元吉已經在精心照料了,每到冬天,都會早早的開啟暖氣,夏天的時候也會經常的多準備一些冰塊,冰鎮的啤酒用來降溫。
吃穿住方面,該盡的義務都盡到了,而且在心情上。
別的倒是不敢說,至少李元吉可以確定的是,現在的李淵,絕對比歷史上的同時期更快了一些。
但即便是這樣,歷史的命運依舊沒有被改變。
甚至在離去的時候,也沒能與李元吉見上最後一面,沒有吃上一口他點的火鍋,他要的冰鎮啤酒。
國喪!
後世的國喪雖然也很隆重,但是這只是形式上的,實際上並沒有限制什麼,也不符合當時的國情。
但是在古代,國喪,絕對是最重要的儀式,其重要性,甚至超過了皇帝登基這等大事。
儒家有儒家的好處,其最大的作用,便是用思想強硬的給民眾灌輸了一套禮儀規矩,讓人做到可以知廉恥。
如果不是儒家一家獨大,壓制的其他學派沒有出頭之日,李元吉也不會下這麼大的力氣去整治。
國喪與普通的喪禮有所不同,但即便是普通的喪禮,也有很多的規矩束縛著人們。
其總分為九個方面,做不到這些的,是要被官府治罪的。
分別為匿喪,居喪釋服從吉,居喪作樂、雜戲,居喪嫁娶,居喪參與吉席,居父母喪生子,居父母喪求仕,父母死詐言餘喪不解官。
唐律已經將這些寫入了進去,看似挺多的,總結一下也就兩句話的事。
五服之內有人死了,聽到訊息而裝作不知道,不舉哀的,守喪期間穿的衣服帶有喜慶顏色的,或裝扮的,期間作樂這個就容易理解了,嫁娶同樣可以理解,不能參加婚宴,滿月宴,壽宴之類的的喜慶酒席。
另外就是生子,若守喪期間生子,官府則會推斷懷孕時間,若在守喪前懷孕,不作處罰,若在守喪開始後懷孕的,處徒刑一年。守喪期間不能參加科舉,為官者,父母死而詐稱五服死而不解官的,處徒刑兩年半。
守喪期是三年,這是針對普通人的。
按理說國喪也應當與普通的守喪一樣,但問題在於,國喪是皇族的喪事,而皇族身上有肩負著政務。
這是必須要處理的,三年的時間太長,守個喪國家也就徹底的亂套了。
所以,漢文帝時期,更改為三十六日,這個時間雖然也不短,但是出問題的可能性被降到了最低,自漢文帝至今,國喪便一直沿用這個新的規矩。
當然了,李元吉自然也覺得三十六日太久了些,於是,便說出了天下吏人,三日釋服這句話來。
國喪依舊,依舊是三十六天,但是有官職在身的,只需三日即可。
除此之外,規矩還是要有的,古代的國喪,可不僅僅只是皇帝一家的事情,而是整個天下的事情。
治下所有民眾,都要按照居喪禮儀去進行,不過不用三年,三十六日即可。
而李淵駕崩以後,還是要走一下正常的流程的。
什麼傳言的皇帝駕崩,直接敲鐘三萬下,鐘聲不斷,百姓也就知道了是什麼事情。
然而事實是,根本就不是這個樣子。
關於國喪的禮儀,李元吉也並不懂,但禮部的人卻懂,讓以禮部為主組建一個國喪籌備小組,其實也就是這個意思。
而這個小組的組成,主要也就是三省六部,現在的四省六部。
第一個步驟,不是敲鐘,而是禮部尚書上奏,請求調動禁軍戒嚴京城。
什麼敲鐘之類的,那是要天下所有寺廟去幹的事情,每個寺廟都要敲鐘三萬下,至於原因,鬼知道。
國喪的禮儀規矩有很多,但這些都不是李元吉要操心的事情。
門外的禁軍,悄悄的換了一撥人,換的不僅僅只是人,還有身上的衣服。
軍隊人手三套衣服,兩套正常的衣服,作為作戰,執勤時的裝扮,還有一套為黑色的普通制服,主要作為訓練所用。
常服上有紅色,自然不能在這個時候穿戴,所以正在休整的禁軍,連忙換上了訓練服裝前去接替了正在執勤的禁軍。
而其他的禁軍,也同樣是換班換衣服,等到整個禁軍全部換上黑色的作訓服的時候,這才浩浩蕩蕩的開出軍營,對長安執行戒嚴。
至於大臣們,這個時候同樣是告了個別,然後便趕緊回家換一身衣服再來。
因為身上的官服,都是比較喜慶一些的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