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動亂四起

蜀王姬景鏨,是姬景鑠的一母同胞的弟弟。

姬景鑠登基之時,蜀王年僅十八。由於和姬景鑠從小交好,又是血脈相連一母同胞的至親骨肉,故而姬景鑠待其寬厚,賞賜不斷。

永安七年,蜀中有蠻族作亂,襲擾城池,民生困頓,姬景鑠不勝其擾,派輔國大將軍瑤天遠率大軍平之。為防蠻族降而復叛,令蜀王姬景鏨坐鎮蜀中,以鎮蠻族。並許蜀王可自行招募護衛五千,並可監察蜀中官吏的不法之事。

相比於部分被姬景鑠忌憚和防備的藩王,蜀王的日子真的是舒服得沒變了。

原以為這位蜀王也會是國之棟樑,護國之人,沒想到大周為難之時竟然第一個跳出來自立。

最糟糕的還不在於此。

蜀王即使反叛,也不過是蜀川一地,最多就益州局勢糜爛,齊州、冀州已經如此,若是益州再生叛亂原本也在朝廷諸公的心裡預期之中。

但是蜀王不一樣。

在太平道那樣的邪魔外道和王仙芝那樣的地方豪強面前,周廷是有大義名分在的。

大義名分不能小看,在這樣的大戰之中,大義代表的是天下大勢。

確實有些人能逆勢而行,比如在大敗燕國為首聯軍收復七十城的田單、赤壁之戰的孫劉聯軍、靖難之役的朱棣。

但是這種逆勢而行是難能可貴的,所以做到的人都是一代人傑。

但是太平道的諸人和王仙芝顯然不是這種人。

但是蜀王姬景鏨的自立反叛的性質就完全不一樣了。蜀王是先玄宗的胞弟,大周皇室的嫡血。甚至在一定意義上是有資格代表大周皇室的。

蜀王反叛可以說相當於直接削弱了大周皇室在百姓心中的地位,天無二日,人間也不可有兩個帝王。

之前,姬韶薇不願意以武力登基,就是為了這個大義名分。但是現在這個大義名分卻被自己這個親叔叔給親手破壞了。天下野心勃勃者都可以以姬景鏨為藉口,紛紛起兵割據。

有蜀王所謂“聖旨”的情況下,叛黨也變得名正言順。

姬韶薇對這個親叔叔乾的蠢事是氣得牙癢癢!但是現在的大周朝廷鞭長莫及,管不了益州之事。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蜀王自立。

當然了,態度還是要表明的。

在收到訊息的第二日,姬韶薇就以新帝和監國長公主的名義發出詔書。

將蜀王姬景鏨定為叛逆,削去蜀王的一應爵位,貶為庶民。

當然了這也僅僅是表明了一個態度,短時間內不會有後續。

公孫明燁看著公孫家的天網傳來的情報,不由眉頭輕皺。以他現在的眼光來看,這次的蜀王叛亂的影響也是不小,大周朝廷手中原本的優勢,竟然被姬景鏨這一次的自立,消磨了一半,直覺告訴公孫明燁蜀王的突然叛亂絕對和之前的那個神秘組織有關。

公孫明燁立刻召來裴矩,共同商討此事的影響。

裴矩,本名世矩,字弘大,隋唐的頂尖戰略家。

裴矩走進帳內,就讓人感覺一亮,妥妥的老帥哥一枚。

雖然年紀大了些,但是依稀可以看出他年輕時的驚人魅力。

“見過主公!”裴矩的資歷不淺,但是沒有將自己的年齡和資歷當成自己自傲的資本。

“弘公不必多禮,請你來是有事相商!”公孫明燁請裴矩坐下之後,取出了剛剛收到的情報,遞給了裴矩。

“弘公,請看!這是今日我剛剛收到的情報,蜀王姬景鏨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