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動亂四起(第2/3頁)
章節報錯
裴矩結果了情報之後,仔細看了看。隨後走到了地圖之前,細細地推敲著地圖上的形勢之後,才說道,“主公!蜀王這次的自立很是蹊蹺。”
“怎麼說!”公孫明燁也有同樣的感覺,但是還是想聽聽裴矩的見解。
“蜀王雖然是周室嫡血,但是畢竟只是一個在外的藩王,又周室之名,卻得不到朝中大臣的實際支援。在這種情況之下貿然起兵自立,就是在賭一個可能了!但是這益州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雖然易守難攻,是自立之地,但是也困龍之地。蜀道之難固然讓外界難以攻入蜀川,但是同樣的,蜀王要出川談何容易?”
公孫明燁對於裴矩的這個分析十分的認同。
當年漢高祖劉邦確實在華夏的蜀中成就了帝業,以蜀中之富饒,供養自身。但是出川之時,也是費了大功夫,若不是國士無雙韓信一計“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騙過了章邯〔han〕、司馬欣和董翳(yi)三人,不知道要多少鮮血才能填滿這困龍的盆地。
諸葛孔明何等奇才,但是在丟了荊州之後,終其一生六出祁山,未能出川。在陳倉古道這條生路被堵死之後,臥龍也被困在了蜀中。
蜀王自立看似立於不敗之地,實則是已經失了先手。
裴矩看著公孫明燁連連點頭繼續說道,“蜀王之亂在一個大義,讓天下看清了周室的虛弱,這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眼下的大周來說,也不能算完全是一件壞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公孫明燁聽了裴矩的話一愣,隨即想到了。
“先生的意思是!?韜光養晦!?”
“然也!大周動亂已成定局,六百年的陳年積弊不是靠幾年的新政改變可以掃除肅清的,要想重塑大周,不僅僅要刮骨療毒,而是要破後而立!”裴矩將手中的情報放回了桌上,拿起了紙筆,“大周經永安之變,主力盡喪,群雄並起!原本所以人的目光都會指向大周,只有推翻了大周他們才能爭奪天下!六百年的積威太盛了!讓這些人不由自主的就抱在一起,公子看看齊、冀兩州就知道了,兩方勢力竟然能做到剋制互不侵犯,可見他們對大周的忌憚之意。”
“雖然大周如今龍困淺灘,但是餘威猶在,光是三大都護府就得讓這些人好好掂量掂量。”公孫明燁點了點頭,他之前的佈局的假想敵也是整個天下的野心之輩。
“但是現在蜀王的自立,讓這些野心之輩看到,大周也不是鐵板一塊!如今的大周並沒有震懾群雄的能力!”
公孫明燁臉上重新恢復了笑意,“那麼他們之間自然會有齷齪難以剋制,引發矛盾!他們的矛盾就是我們的機會!”
“主公明鑑!”
君擇臣,臣亦擇君。
裴矩這樣的智者擇主更是謹慎,先不論公孫明燁是否有逐鹿之心,首先他裴矩的主公不能是個蠢材。
至於將主公扶上帝位,裴矩也考慮過,雖然相交時間不長,但是裴矩自負觀人之術,公孫明燁不是心性薄涼之人。若是扶他為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那我現在就給永寧寫一封密奏!”
大體制定好了目前的整體戰略思想之後,公孫明燁立刻開始撰寫密奏,蜀王的自立讓之前快速攻佔閩州,從海上出兵齊州的計劃發生了變化。
現在的大周,不能在如此行事,只能成為天下野心家的靶子。
只是可憐了這天下人。
蜀王姬景鏨自立之後,原本就蠢蠢欲動的人,都開始付諸行動。
已經有益州諸郡基本已經被蜀王拿下,遠在齊州的王仙芝派出使者效忠新君。
各州郡也有不少豪強,紛紛自立,宣佈效忠蜀王。
一時間大周各地,戰火四起,狼煙不斷。
有打著支撐新君旗號的,有打著驅除蠻夷旗號的。短短數日,亂世在現。
蜀王府中,不對現在應該叫新帝的行宮之中。
蜀王正在大宴群臣,興致正高。蜀王自立為帝,改元大亨。還冊封了六部尚書!文武百官,儼然就是一個朝廷中樞。
“陛下!今日,蜀中諸郡已經俯首稱臣,齊州王仙芝,徐州張餘都已經派遣使者前來朝見陛下,就連蜀中的蠻族也願意效忠陛下,可見陛下真的是天命所歸啊!”開口的是剛剛被冊封為大將軍的尉遲恭。
尉遲恭,本名尉遲融,字敬德。唐初猛將,鮮卑族人,唐朝開國將領。勇冠三軍,後世和秦瓊一起,尊為門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