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旨成婚(第1/2頁)
章節報錯
奉旨成婚
偏殿裡大臣們各自分散坐著,軍報一封封送進禦書房,即便陛下不召見,眾人也能猜到如今的戰局並不明朗。
連著三四日未曾歸家卸下官服,此時這些官員早就過了最初的提心吊膽,只剩疲憊,人人都熬得兩眼通紅,只盼能走出宮門。
周禮自然也在其中。
宮道中的打更聲傳進來,年紀稍長的大臣已經閉眼小憩起來,周禮端起手邊的釅茶喝了一口,為著新婚定下的轎子今日會
送來都城,就算宅子裡有管家看著他也不放心,今日一定得設法出宮才行。
小太監便是這時提著茶壺湊了過來,低聲道:“周大人,再給您添些茶水。”
周禮放下茶盞,微微點頭,便當作道謝。
然而他倒好了茶卻並未離開,這小太監悄悄湊近了些:“大人,陛下召您去書房議事。”
周禮心中一凝,看向上首的宰相一幹人等:“陛下要見我?”
“是。”這小太監放下茶壺,後退幾步,“您悄悄從側門跟小人來便是。”
周禮心中發毛,但還是先起了身——陛下連宰相都未曾召見,而今突然說要見他,不知是福是禍。
周禮前腳離開,靠在椅背上看似昏睡的方道秉便將眼光投了過去,似乎有人醒來,咳嗽了幾聲,他立馬重新閉上眼睛,甚至還輕輕打起鼾來。
跟著那小太監一路從各種甬道走過,周禮越發謹慎,直到穿過最後一扇門,那小太監停住腳步,回頭交代:“小人不得令不能進禦書房,您從這兒進去,見了大公公跟他走便是。”
周禮頷首,推門而入。
“這小得子辦事不利落,淨是耽誤時辰,”陛下身邊的太監確實就侯在門邊,見了周禮,立馬迎了上來,“周大人,今日軍報一封封的送來,陛下心氣不順。您一會兒見了,要好好回話才是。”
周禮跟在大太監身後,繞過兩扇小門,終於見著了陛下。
香火繚繞,陛下端坐在金塑的佛像前,撚著手裡的佛珠,口中念念有詞,每轉一圈便要拿起木槌敲一下身邊冬瓜大小的木魚。
“陛下,周大人來了。”大太監等著沐木魚響聲消散,走上前去,小心謹慎的開口。
半晌,陛下才遲緩的睜開雙眼,將手中的佛珠放在面前的託盤裡,指了指裡間的書桌:“桌上的軍報,你自己看看吧。”
“是。”周禮起身,桌上的軍報堆積成厚厚一沓,打眼一看便是被批紅的“沙洲失守”“越州被佔”“恭州不敵”……
他囫圇吞棗地翻過,直到恭州軍報後的一頁,這次上頭批紅的不是“失守”,而是一個人名,相當熟悉的名字。
“瀏陽?”周禮手有些發抖,為了證實自己的猜想發問,“陛下,此人是您在大殿上親自……”
“就是他,”陛下捏著佛珠,珠子之間磋磨的聲音讓人聽的牙根發酸,“他如今投靠蠻人,成了叛軍,前些日子在恭州城殺了蠻人大汗的兒子澤仁,如今打著‘瀏’字旗,正一路往都城來呢。”
周禮還沒從瀏陽還活著的訊息中回過身來,便得知他做了反賊,此刻更是不知該怎麼回應。
皇帝的語調平緩,但怒火已經蔓延出來,怒極反笑:“不過是一個跪在地上求朕恩典的東西,現在倒也敢肖想朕的位置了。”
屋裡屋外的人都一起跪下,周禮捏著手裡的軍報,和著陛下的僕從一起道:“陛下息怒,保重身體。”
“你是朕的臣子,做什麼把自己和那些服侍人的東西放到一起,”皇帝深吸兩口氣,道了聲“阿彌陀佛”,站起身來,滿面笑容的扶起周禮,“朕今日只傳你來,是有事要問你。”
“陛下您說。”周禮低垂著頭起身,看著皇帝的靴子繞過自己,到了禦案後落座,心中惴惴不安——他有自知之明,即便皇帝這麼說,他心中也清楚——都是一樣的,他和那些太監宮女沒有什麼區別。
“朕聽聞,你同方家的嫡女定下婚約,近日便要成親了?”皇帝一手按在桌案的佛書上,語氣突然溫柔的像是鄰居家大叔的關照閑聊,“那小姐為人如何?”
周禮心中警鈴大作,直覺此刻彷彿站在懸崖邊,但還是努力扯出一抹笑意:“臣同方大人是同鄉,從前公幹不忙時會去府上指點些同鄉學子,因這才和方小姐見過幾面。不過是尋常人罷了,只是性情溫和,同臣還算和得來。”
“這麼說那方道秉倒是個教女有方的,”皇帝摩梭著紙頁,發出短促的翻頁聲後,語調突然冷硬起來,“朕沒記錯的話,瀏陽,是這小姐外祖家的旁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