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疑心生暗鬼(1)(第2/2頁)
章節報錯
但人生沒有如果。
“平君侯就是想提醒我這個嗎?”晏衡問道。
“不是,是另一件。晏樓主可還記得你離開雒城那一日,帶他來平府的事。”
“當然記得,怎麼了嗎?”
“若不知道他是謝無秋,我還沒覺得有什麼古怪之處,但知道他是謝無秋,我便覺得有些不對。”
這恰恰與晏衡的感受相反,他在知道他是謝無秋前,還對他的背景身份有所懷疑,但知道他是謝無秋後,便卸去了懷疑,可如今平湖嶽卻這樣說。晏衡不由詫異萬分:“這從何說起?”
“如果傳聞沒錯,謝無秋是弘農人,幼喪雙親,被秦端陽收留,十歲入了蒼崖山,是在中原長大的,對嗎?”平湖嶽說,“他曾遵師命周遊,也曾西去漠北,那著名的‘一劍守西涼’便是那時,可他於漠北停留不超過一個月,對嗎?”
晏衡點頭:“確是如此,怎麼了嗎?”
“晏樓主可曾懷疑過他的身世呢?”
晏衡忖道:“謝這個姓在弘農十分少見,普通人家更是稀有,我猜過他雙親或是祖上有一方是從南方遷來的望族,是淮陽謝氏的那支。不過這個實在無傷大雅,不知平君侯何以執念?”
“如果我告訴你,他可能是漠北人呢?”
晏衡頓時一驚:“這怎麼可能?”
其實細究起來,謝無秋的長相的確不是中原相,他嘴唇和下巴有江南人的秀美,但眉峰淩厲,眼窩深邃,鼻樑挺拔,顴骨也高,少年人的稚氣使得他面部線條柔和幾分,但若再長開些,那長相,像極了漠北的遊牧民族。
晏衡如今對“漠北”二字著實敏感,因為那地方很可能與杏林谷第五代傳人有關,而如今平湖嶽突然帶來這樣的訊息,晏衡很難不再次把謝無秋和杏林谷聯系道一起。
謝無秋和杏林谷有瓜葛,這可能嗎?
晏衡深吸了一口氣,慎重問道:“平君侯,此話當真?你又是如何得知?恕我失禮,可這實在是……太不可思議了。”
晏衡的驚訝反應甚至在平湖嶽預料之外,面對他的嚴肅,平湖嶽不由猶豫也認真了幾分:“說實在的我也只是個猜測,但這個猜測準不準,我說出來,晏樓主可自行判斷。早在你離開雒城那日,他曾進屋與我說過兩句話。他的其中一個動作,讓我下了這樣的結論。”
“晏樓主或許不知,其實我也是漠北人。”
晏衡果然訝異。
“不過我是漠北漢人,十幾歲時出來自己闖中原,但我對漠北習俗還是記憶尤深。我們管漠北往西的地界叫做漠河,漠河人尤其往西北的地方有一個奇怪的風俗,就是絕不正對窗而坐,這大約是來自老人的迷信吧,當地人認為那樣是非常不吉利的。”
晏衡打趣道:“可能因為漠河北邊常年戰亂,一旦打起來亂箭從窗裡飛進來也是常有的事。”
平湖嶽無奈一笑,繼續道:“可能吧,所以後來留下了這樣的習慣,但是如果去別人家做客迫不得已要正對窗子,那麼身前擺著的東西也一定不能正,總要偏一些。據我所知這種風俗在中原是沒有的,所以當時他一坐下,下意識第一個動作,就是稍微移了一寸茶杯。我幾乎一眼就認出來他家鄉。”
聽到這裡晏衡也難以辯駁,只能怔然望著平湖嶽。
謝無秋是漠河人?
平湖嶽道:“我之所以提醒你這個,也是我先前說的,晏樓主,你的每一步都要小心再小心。一個人偽裝姓名和容貌尚有原因可以解釋,但若連身世都諱莫如深,刻意隱瞞十幾年,就很值得懷疑了,我覺得這個人不簡單,要麼,他不是謝無秋,那麼他冒名的目的是什麼?要麼,謝無秋是漠河人,那麼他瞞著身世又是為什麼?他是哪族的人?莫非根本不是東魏人?他活了下來卻不去找蒼崖山報仇,而來接近十二樓,又有何所圖?這些,都是你要好好考慮的,少樓主。”
晏衡呆了很久,腦子裡閃過許許多多的東西,努力消化掉了平湖嶽的提醒,才慢慢點了下頭:“我明白,多謝平君侯。”
平湖嶽道:“此次便是這兩件事,說完我就該走了。晏樓主,還是那句話,望你珍重。”
晏衡重重點頭:“你也珍重。”
晏衡目送平湖嶽的背影沒入了深夜的竹林中,涼風吹得他單薄的身軀抖了一下,然後掩唇低咳了幾聲。出來的急,穿的不多也沒帶暖爐,這下他忽然感覺很冷。
還有一絲從心底裡拔起來的涼意,有個聲音在耳邊提醒他,你所走的路,註定孤獨。想要忍受孤獨,就不要交託出自己的信任。
越怕孤獨,越是孤獨。
謝無秋。
晏衡在心裡默唸這個名字。
你到底是誰?
作者有話要說:
謝無秋:我是你失散多年的老攻呀!(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