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包青天都出現了,那公孫策出現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雲雁回在確認了這裡不是真實的北宋之後,就明白遲早會有見到其他故事人物的一天了。

只是雲雁回並不熟知故事情節,甚至各種版本的影視劇、小說情節混雜,所以也不知道公孫策還會來大相國寺應聘。

那師兄被雲雁回噴了一臉水,尚懵逼說:“師弟,你聽說過此人嗎?你對他有意見?”

“咳咳,不好意思啊師兄,我一點意見也沒有,我剛才就是嗓子發癢。”雲雁回當然不能說聽過,他連這個公孫策是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呢,忙拿袖子給師兄擦臉。

師兄躲了過去,自己擦了臉,“別,你那擦桌子一樣的動靜,再把我臉擦破了。算我倒黴。”

雲雁回嘿嘿笑了兩聲,過了一會兒,小沙彌喚外面等候面試的人進來,第一個便是公孫策。

雲雁回打量過去,這公孫策年紀也就是三十上下,身形清瘦,樣貌斯文,溫文爾雅,著窄衫,衣衫已經很舊了,可見有些落魄。

公孫策對四位考官行了一禮,見到之前在外面與他交談過的師兄有些驚訝,但是很快又恢復了平靜,自報家門。

因為那位師兄和雲雁回已經交流過可以錄用公孫策了,所以其他人也只是隨便了解了一下公孫策的經歷。

公孫策久考不中,本就備受打擊,首都的食宿費用還貴,他身上錢財禁不起花銷,於是不得不擱置下溫書科考,上這兒做臨時工賺點錢。他滿腹經綸,還精通醫術,算賬也不在話下,來這裡打工,自然是綽綽有餘了。

雲雁回一聲沒吭,全程聽別人和他交談,只默默打量著。

公孫策回答問題之時,也觀察了一下屋內的四個人,兩個人主問他,另一個在外面就聊過,剩下一個少年人,卻是一句話都沒說過,年紀又小,還沒剃頭,公孫策幾乎要以為這是個來看熱鬧的了。

直到最後,其他考官看向這個少年,問道:“雁哥兒,那我們便錄用這位公孫先生了?”

被稱作雁哥兒的少年點了點頭,仍是一句話未說,但得到他的首肯,其他人才在名冊上記錄了下來。公孫策頓時明白,這個少年是有決定權力的。

得到了工作之後,讓公孫策有些驚訝的是,這少年還親自領著他出去了,路上就說了一句話,簡短地介紹了一下自己叫雲雁回,是俗門弟子。

這工作是包吃包住的,按理說少年應該是帶他去住宿的地方,可是對方一路把他帶到了正堂,這裡是住持居住的地方,又叫做方丈,正因此大家也用方丈代稱住持。

公孫策疑惑地看著他,“雲小郎,我們怎到了正堂來?”

“本是安排諸位住僧房,但是僧房人多,恐先生難以適應,倒是正堂清靜,還有空房待客。”雲雁回微微一笑,“先生才學淵博,滿腹經綸,一定與家師聊得來,哦,家師就是此間住持,瞭然禪師。”

雲雁回想了半天,公孫策來了大相國寺,這不是註定他們要幫忙推動一下,讓他和包拯這對黃金搭檔回合嗎?

所以,想著包拯十分尊重瞭然,瞭然還有個神棍屬性,乾脆把公孫策弄到了然這裡來,又在言語中暗示了一下。

果然,公孫策一聽最後一句,還以為有什麼內情、

他在民間就聽說過,這位大相國寺的新住持瞭然禪師精通鬥禪,有很多事蹟流傳成故事。而且有傳言,住持俗家姓諸葛名遂,實乃諸葛孔明的後人,精通醫卜。

這麼一位高人對自己寬容以待,公孫策當然是想了很多,便沒有拒絕。

雲雁回把他帶到包拯住過的那個房間,又對他說:“公孫先生,衣櫃裡有一些半新的衣物,是上一位客人留下的,你若不介意,就穿用吧。“

公孫策兩袖清風,來這裡連個包袱也沒有,就只剩下身上這一套舊衣服了。他也是坦蕩之人,聽雲雁回這麼說,也無窘迫,反而坦然道謝,“那就多謝小哥,也多謝上任屋中客了。”

這些衣服其實就是包拯的,他在大相國寺住了三個月,突然被王芑叫走,衣服都沒帶走,後來直升開封府少尹,包興回來收拾衣服,也沒有全部帶走,留了些舊裳,這時正好照顧了公孫策。

因為公孫策也沒什麼行李需要安置,雲雁回直接帶他去找了然,到了然禪房外,自己先進去了。

瞭然還在苦思冥想他的規範策略,之前幾個月都和包拯下棋講經去了,居然沒做正事。這會兒看到雲雁回進來,便放下筆,“怎麼了?”

“師父,最近不是在招工麼,我們招到一位極有學問的先生,我見他不同俗流,就請他住到這裡的禪房來了。”雲雁回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