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我的朋友是市長(第1/2頁)
章節報錯
獐子肉腥味比較大,為了烹飪獐子肉,雲雁回把八角、茱萸、大蒜之類的調料翻了出來。
這麼大一隻獐子,足可以收拾出幾份菜了。雲雁回把獐子處理了,分成肉和連骨肉,肉用來爆炒,連骨肉燉湯喝。
獐子肉切成塊,用水先蒸一蒸,另一邊拿茱萸、蔥、姜、八角、大蔥等調料,加油炒香。等到獐子肉蒸好便用清油爆炒,加鹽加醬加黃酒,中途切點筍放進去,炒到入味了,再把之前炒好的湯底淋上去煮一煮,便可出鍋。
至於連骨肉則要慢慢燉,慢慢熬,熬到肉爛熟,入口即化為止,再加上香料去腥提味,如此一來,味道極為美味。
其實還有一種做法,就是生吃,獐生和魚生即生魚片一樣,都是女真人的最愛。但是考慮到這裡是古代,他們也不怎麼吃生肉,為衛生計,就放棄獐生了。
趙允初跟在雲雁回後頭,看他剝皮拆骨剁肉下鍋翻炒,簡直是一種享受。
雁哥兒算是“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堅定踐行者,在吃食上永遠追求只有更精緻沒有最精緻,兩道菜做了一下午。
獐子肉性溫,可補虛,正適合包拯這樣大病初癒的人,雲雁回糾結地分了一份湯來,託寺裡的師兄送到包拯那邊去。
他想著呢,包拯連鬼都能看見,不知道會不會發現他是穿越的……
見都見了這麼多次,現在來想好像也沒用了。
雲雁回撓撓頭,把兩道菜端了出去。
今日鄭蘋和傅雲灃一起逛廟會去了,到了日頭西下,方攜手回來,感慨了一下在屋外便聞到香味了。
雙宜和小寶不知何時才回來,反正菜多,雲雁回留了一部分溫在灶上,剩下的大家先吃了。
一個香辣,一個鮮美,雲雁回還炒了個小菜,四個人吃得極香。
而那邊包拯又喝了獐子肉湯,不禁長嘆一聲。
包興便問道:“郎君何故嘆氣?”
包拯指著肉湯,黯然道:“今住在相國寺,時時有云家小哥相贈吃食,無不可口,他日離了寺,再難吃到,豈不叫人神傷。”
包興不禁嘀咕,你還沒離開怎麼就開始神傷了,有必要嗎?叫他說來,郎君對雁哥兒的菜如此喜愛,還是因為當初他病重醒來後,吃的就是雁哥兒做的魚,於是印象深刻。
包興卻是勸道:“天下美味何其多也,沒了雲家小哥,郎君自可去尋其他美食。”
包拯只得勉強點了點頭,又想到雲雁回的辦事能力,便更加可惜了。
包拯在大相國寺住了三個月,每日便是與瞭然下下棋,談談詩,試一試雲雁回那裡的新奇菜品,或蒐羅來的珍饈美食,不知不覺日子便過去了,竟是逍遙無比。
直到一日,包拯又在與瞭然下棋之時,忽有當朝相公王芑來訪。這相公並非後世的丈夫之意,本是專指宰相,但是漸漸的高官皆可尊稱為相公。
王芑乃是當朝首相,自然稱得上相公,他的官職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簡稱同平章事,字面意思就是領著中書省、門下省一起處理商量國事。但是權力沒有以前的宰相大,只屬於行政一把手,監察、軍政與財政三方的權力分別歸臺諫御史臺諫院)、樞密院和戶部、鹽鐵、度支三司。
不過總的來說,也還是一位牛叉人物。雖牛叉,也不止來過大相國寺一次兩次。只是這一次格外不同,他一來,便盯著包拯直看,然後問及身份。
包拯便將自己的來歷說了個清楚,包括古怪的烏盆案。
事實證明,老和尚瞭然的反應淡定了點,居然還信了包拯,這王相公是根本不信烏盆還能開口喊冤的。
但是,他來大相國寺其實就是為了找包拯,蓋因一段時間前官家做夢夢到一人面容,醒來後繪下,命人尋找。底下人尋訪了許久,方才發現此人在大相國寺,於是有了王芑的大相國寺之行。
王芑此行是為了幫官家找人,所以即便他不信,但是看包拯的確與龍圖上的人一模一樣,也只得將他帶回相府,以待官家召見。
王芑走了之後,雲雁回也得到訊息,一算正是瞭然說的三月之期。
這下子云雁回炸了。
靠,老和尚還真會算命。難怪以前非說他合了眼緣,非要收他做弟子,搞不好那時候就算到了,他到了大相國寺能給寺裡增加收入。
雲雁回立刻殺到了然那裡,逼他再給自己全家算一卦。
瞭然無語良久,給雲雁回卜了一卦,然後說道:“皆是有福之人,康順安樂一生,只是雁哥兒你今年內好似有一劫啊!”
雲雁回沒想到心血來潮算個卦也能被算出來有劫,立刻警惕地道:“什麼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