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宮變(2)(第2/2頁)
章節報錯
太子已死,沒人能阻攔他走上王座,只要……
當跟隨而來的一眾大臣的身影出現在輦轎旁時,薛昭睿驀然拔劍劈向薛鋮。
他這些年四處雲遊也學了不少拳腳功夫,雖算不得什麼好手,卻也算上得了臺面,加上他帶來計程車兵均為親衛中的佼佼者,一見薛昭睿拔劍,頓時齊齊圍向薛鋮,欲趕在承光帝到之前解決這最後一塊絆腳石。
然而薛鋮至始至終都未曾放鬆警惕,早在薛昭睿生出殺意之時他便已進入戒備狀態,當薛昭睿拔劍時,薛鋮袖底短匕出鞘,問問架住了劈來的那一劍。而燕雲軍同樣瞬間重整隊形,應對再度攻來的王府親軍。
唯有榮達面色陡變,正欲命驍衛阻攔雙方,便聽得薛昭睿的聲音:“榮達!你若助我除此叛臣,他日即位,本王許你異姓王之尊!丹書鐵券,三代世襲!”
他的話十分露骨卻也充滿誘惑,引得不少驍衛看向榮達,甚至遙遙傳到輦轎處,另一眾大臣眉頭緊擰。而好不容易被杏林聖手吊回一口氣的承光帝聽得這句話,胸膛開始劇烈起伏,伸手顫悠悠地指向聲源方向,若不是老大夫在一旁壓著,只怕立刻就要下轎去教訓這個不知尊卑的豎子。
榮達神色不變,只沉聲道:“殿下,你僭越了。”
這句話讓薛昭睿徹底確信榮達的立場,隨即冷笑一聲,揚手便有一支響箭從袖中射出,直入雲霄。
薛昭睿並不信任榮達,早在皇宮附近埋伏了自己的親衛,一旦有變,即可入宮支援。
隨著響箭射出,三方人馬再度陷入混戰。
承光帝的輦轎遠遠停了下來,一眾大臣與內侍看著眼前混亂的場景不敢妄動。承光帝顫悠悠地撩開簾幕,渾濁的眼裡倒映著紅磚高牆下的劍影刀光,不期然想起當日寢宮內雪亮的劍光和飛濺的鮮血,頓時瞪大了眼,整個人顫抖起來,雙唇翕張,一張臉漲得通紅,半晌才罵出聲:“逆子、逆子!”
此刻的薛昭睿已顧及不了這麼多,一心只想殺薛鋮而後快,然而薛鋮與榮達俱是悍將,很快逼得他進退兩難。薛昭睿蹙眉看向宮門的方向,卻發現自己的親衛並未如料想中一般及時出現,心下更是疑惑。
他未曾想到的是,早在響箭射出之前,寧王府親衛在宮外各個埋伏的地點早就被人一鍋端了,徐冉蹲在距離奉天門最近的一個埋伏點的矮牆上,看著滿地哀嚎打滾的王府親衛,沖剛結束拷問的魏狄咧嘴道:“太不禁打了,還不如我們那的土匪呢。”
魏狄收劍歸鞘,道:“寧王布的這幾個點都清完了,應當沒有遺漏。”
“要不要去搭把手?”徐冉沖奉天門的方向努了努嘴。
“不必,將軍有他的安排,我們冒然前去萬一壞了事反而不妥。”
徐冉撚了塊石子往上一拋,嘆道:“算了,咱還是回去守著吧。”言罷,利落地跳下矮牆,吩咐隨行計程車兵捆好這些親衛,便與魏狄一同離去。
還不知道自己被端了老巢的薛昭睿在雙方夾擊下負隅頑抗,最終力竭被擒。
白石磚上血跡斑斑,薛昭睿發冠散落,亂發拂面,倚靠在紅牆下,血染半身,手下親衛或死或傷,皆失去反抗的力氣,狼狽不堪。他看著持劍立於眼前的薛鋮與榮達,眼中不甘的火焰熊熊燃燒,最終仰頭大笑:“父皇!把這江山帝座拱手送與他人,這就是你想要的麼?!”
承光帝氣得渾身發抖,在老大夫的攙扶下直起身子指著薛昭睿怒罵:“江山是朕的江山!還輪不到你來置喙!”
“父皇,莫要忘了,若非我,這江山早就不是你的江山了!”薛昭睿笑得諷刺,目光掃過在場所有人,“如今,你要聽信這些人的讒言,反過頭來害你唯一的血脈麼?!”
承光帝差點一口氣沒提上來,老大夫眼疾手快一針紮下去,喊來內侍扶著他坐下,對季老太傅搖頭道:“可莫要氣人咯,再氣兩遭天王老子都莫法救。”
季老太傅這才出面道:“陛下,寧王還是交由三司會審為好,太子與瑞王一案尚有諸多疑點,正好一併審理,到時候是黑是白一目瞭然。”
不等承光帝回答,薛昭睿搶先道:“這怕你們這些人一心想置本王於死地,就算是白的也能硬審成黑的!”
承光帝緩緩閉上眼,直到胸口的起伏慢慢緩下來,才擺擺手道:“交三司去辦吧,朕乏了,回宮。”
薛昭睿近乎絕望地看著輦轎遠去,驀然爆發出一聲嘶吼,雙目赤紅著想要奔向輦轎的方向,卻被驍衛架住,硬生生拖離奉天門。
薛鋮立於門下,看著這兩個漸行漸遠的父子,緊皺的眉頭不曾舒展半分。溯辭與他並肩而立,悄悄握住了他的手。薛鋮輕輕吐出一口氣,緊緊回握。
季老太傅在送走承光帝後,負手緩步走向薛鋮,曼聲道:“陛下才蘇醒,身子太過虛弱,待大夫再施針用藥後,老夫派人通知將軍。”
薛鋮頷首:“有勞老太傅了。”
季老太傅拍了拍薛鋮的肩,對他微微頷首。
這場奉天門宮變就這樣落下帷幕,除了一地血腥和殘兵斷劍,再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寧王入獄,太子與瑞王案重審,在京城掀起了驚濤駭浪。因承光帝膝下再無皇子,不少人的目光都投向東陵王府,太祖遺詔的傳聞如水入沸油,頓時炸開了鍋。
而在京城局勢劇變之時,龍泰嶺哀歌四起,茍延殘喘的守軍終於不敵北魏鐵騎的強攻猛打,一夕潰散。北宮政率軍長驅直入,頃刻間踏碎越州城門,昔日繁華富饒的越州城陷入一片火海。
死裡逃生計程車兵揣著八百裡加急的戰報浴血狂奔,在他身後,越州城門上飛揚的旌旗化作一片焦黑,便隨著婦孺的哭嚎聲飄落於地,碾作塵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