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感謝起點書友京gua967的月票和推薦票。感謝起點書友紫夜星情的打賞和推薦。因為我的首發是在創世的,不怎麼看起點。或者說之前我以為起點和創世是兩個公司,後來有書友告訴我,原來早就在同個集團旗下了。汗顏ing總之,感謝你們的支援,當然也感謝創世的書友,我會搞清楚創世的後臺的,下次一定不再是書友xxxx的格式了,謝謝!謝謝你們的大力支援,百忙之中還點選我的書。謝謝!祝各位書友心想事成,工作順利,生活愉快。

正文:

在於渙一家離開的第二天,周澈正在田間巡視,突聞縣吏來報:“郡守春巡,已到了本縣,將要來你鄉中巡視。縣君命你快到鄉界迎接。”

周澈立刻回到鄉舍,把吏員們都召集起來,一行人步行趕至鄉界,等到中午,見有百餘車騎從遠處迤邐行來。望著官道上,雖未見其人馬車隊,但笳蕭鼓吹之聲已隨風入耳。

漸至近處,見這支隊伍分為兩個部分,前部分車、騎較多,約有七八十車騎。後部分車、騎較少,大概二三十車騎。

他看得清楚,知道這就是本郡太守的出行車駕來到了。

四個步卒開道,斧車前驅,鼓吹車壯聲威,門下五吏導從,四個騎吏扈衛。這是太守出行的一整套儀仗。除此之外,又有童騎、隨從、其它吏員並及兵卒從行,輜軺蔽日,車騎滿道。

看完前部分,再看後部分。

這後邊部分的車騎隊伍與前邊大致相同,也是步卒開道,斧車前驅,鼓車壯聲威,五吏導從,騎吏扈衛。與前部分不同的地方是:扛戟的騎吏只有兩人,鼓吹車也只有一層,只有鼓吏,沒有樂手。

另外,這後邊部分的主車和前部分的主車也不同。雖然也是黑色的車蓋,但只有左邊的屏障被塗為紅色。

依照規定,公和列侯的乘車是朱輪黑蓋,黑色屏障。中二千石和二千石的乘車是黑色的車蓋,車的兩邊屏障塗為紅色。千石、六百石的乘車則只有左側屏障塗為紅色,二百石以下的乘車為白車蓋。又及,二千石出行,配前導步卒和扛戟的騎吏各四人。千石出行,亦配四名前導的步卒,但扛戟的騎吏則只有兩人。

周澈在上任鄉長之前特地惡補了一些當時的一些制度本朝的車輿制度,心道:“這後邊隊伍的主車皂蓋、朱左轓,二騎吏扈從,想來便是本縣縣令黃琰的車隊了。”

隨從周澈來迎接太守的鄉吏們看到這樣威儀具備的車騎隊伍,無不露出敬畏、羨慕的神色。

周澈從後世來的,見多了大場面,不會因此失態。他執禮恭揖,鎮定自若地領著諸吏員上前迎接。

車騎隊伍慢慢停下。很快,太守王赫的車隊和縣令黃琰的車隊中各有一個吏員從車上下來。又有四五人亦出了佇列,同行過來。

按正常的情況來說,周澈只是個小小的百石吏,剛有資格佩戴印綬,才算入流官階而已,太守乃兩千石的大吏,主宰一郡的生殺大權,就算是來“春巡”的,也沒必要在路上停下來,遣人過來與他相見。周澈明白,他之所以能得到這樣的待遇,完全是因為他周氏的出身。

兩個吏員一個年約三旬,一個年約四旬。同行的那四五人都年歲不大,皆儒生打扮。那兩個吏員,年約四旬的名叫高宣,乃是本縣功曹;年約三旬的是本郡功曹,袁耀。

高宣是本縣沫鄉人,其家與周澈東鄉的許、秦、陳諸家一樣,都是當地的豪強地主。

周澈隨即向高宣和袁耀作揖說道:“東鄉鄉長周澈,拜見袁君、高君。”

袁耀,出身“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又身居“郡之極位”的功曹之職,顯示著一股所謂的“貴族氣質”伸手虛扶,言語故作客套道:“皓粼,久仰大名,幸會幸會!無須多禮,辛苦了。”

高宣卻神色和藹,撫須笑道:“這才月餘不見,皓粼你的大名已經傳到郡中去了!府君今次春巡本縣,點名要先來你的東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