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乘輿殊典(第2/2頁)
章節報錯
“二哥你忘了?原來這魏國公的爵位的確是由中山王的長子徐輝祖繼承,可誰又能料到後來成祖爺靖難之時,中山王徐達二子為支援靖難與否竟赫然反目?”
“其時,魏國公徐輝祖堅定地站在了建文帝這一邊,誓死效忠建文帝,甚至於靖難之役中親自率軍北上,參加白溝河之戰,大敗燕軍於齊眉山。”
“而中山王的另一子徐增壽則成了成祖爺的內應,屢次將京中部署密告成祖爺,至南京城破前夕,建文帝召其當面質問,徐增壽默然不答,以致建文帝暴怒,親手持劍將其斬殺於殿廡之下。”
“因此成祖爺登基之後,即追封徐增壽為定國公,又念及中山王徐達為我大明開國元勳,待徐輝祖病死後,以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之爵。”
“萬曆四年的時候,皇帝又下詔錄建文忠臣,在南京設表忠祠,為徐輝祖平反,這下魏國公和定國公的這兩個爵位就正式成了板上釘釘。”
“中山王徐達一門兩國公,分居南北二京,至今榮寵不衰,這定國公徐文壁,如今更是深受皇帝信任,久居‘班首重臣’之列,可謂咱們大明開國元勳的後代中,唯一得以保全之人。”
佟正釗笑道,
“怎能說是‘唯一’得以保全之人呢?這‘唯一’一詞,未免也太誇張了些。”
佟正則道,
“二哥你細數數,咱們大明的‘開國六公爵’,哪個能像定國公徐文壁一樣,從太祖爺開始就世襲罔替地讓自家子孫把爵位傳承到現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國公李善長、鄭國公常茂、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哪個不是被削爵的削爵,圈禁的圈禁,賜死的賜死,流放的流放,滿門抄斬的滿門抄斬?”
佟正釗一怔,道,
“太祖爺當年這般作為,其實也是情有可原。”
“今日雖只有一個徐文壁可乘輿出行,但倘或我大明開國六元勳皆傳承至今,則必定代代累世簪纓,個個衣冠不絕,到時,我大明的大街小巷間,豈非到處都是橫行無忌的‘八抬大轎’?”
佟正則哈哈大笑,
“二哥,你也太能發散了,不過二哥你也不想想,要是太祖爺早崩逝個十來年,成祖靖難之時,建文帝又怎會幾乎無將可派?”
“若是建文帝坐穩了這大明江山,那這攘夷九大王定也將被無一倖免地剪除,倘或當年建文帝果真成功地殺盡了所有的藩王宗室,那……”
佟正釗介面道,
“那如今這大明天下,哪裡還有這藩封食祿之困?”
佟正則張開了嘴,過了好一會兒才道,
“……其實也不至於全部趕盡殺絕。”
他頓了一頓,又道,
“再說了,要是建文帝真把藩王宗室全殺光了,二哥你這會兒還不知道要投奔誰去呢。”
佟正釗點了下頭,爾後嘆息道,
“那算了,我還是把家裡的驢牽去罷,能騎則騎,全當個保障,派不上用場最好。”
喜歡大明萬吏請大家收藏:()大明萬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