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薛家有女(二)(第2/2頁)
章節報錯
“是不是那個為張居正奏列《清丈條例》的前任兵部尚書?”
薛文貞得意笑道,
“自然是他。”
佟秉元微笑道,
“薛姑娘能得張學顏所贈堪合的確了不起,只是我聽說,張學顏去年就因與張居正、李成梁結黨而被彈劾致仕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薛文貞眉目一揚,露出了一點兒小兒女特有的明媚神采,
“佟大伯難道不知張學顏是位能臣?皇帝雖然痛恨張居正竊握國柄,但對朝中能臣,卻一向小心愛惜,若不是情非得已,絕不甘將其埋沒於‘黨爭’攻訐之中。”
“譬如張學顏此人,佟大伯只見其最終致仕於野,殊不知,張學顏並非敗於朝中物議,而是當時的順天府通判周弘禴彈劾他與如今的掌東廠太監張鯨私相授受,言官畏懼東廠權勢,能指論張學顏而不敢論及張鯨。”
“同時,周弘禴還彈劾李植能揭發馮保二十大罪,是因為李植與前任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交通往來。”
“可見周弘禴上此奏疏,名為彈劾張居正餘黨,實則是想警醒皇帝,司禮監太監權勢太大,外臣能幹如張學顏、耿直如李植者都爭相與東廠結交,將來東廠竊柄之重,恐怕遠勝張居正當年矣。”
薛文貞笑道,
“佟大伯恐怕有所不知,周弘禴上此奏疏後,皇帝聞言大怒,立刻將其貶為代州判官,而張學顏之所以因此致仕,不過是因其急流勇退,藉此彈劾八疏乞休,皇帝方才準其致仕。”
佟秉清笑著介面道,
“薛姑娘對朝中時事瞭如指掌,平日一定甚愛閱讀邸報罷?”
薛文貞笑著回道,
“我乃一介邊疆小民,自然不比佟二叔方便隨時翻閱衙中邸報,只是如今薊遼邊地熱鬧非凡,各地商人絡繹不絕。”
“經商最是講究官中訊息靈透,這邊疆的‘民間報房’自是應運而生,其所出報紙內容,大抵亦與朝廷所發之官方邸報相差無幾。”
佟秉清笑著感嘆道,
“薛姑娘真不似尋常閨中婦人。”
薛文貞笑道,
“噯,佟二叔,這話您說得便不通透,在官老爺眼中,咱們不論男女老少,一概皆是‘無知愚民’。”
“如今你我有幸知曉對方非屬愚民一類,合該惺惺相惜,互相行個方便,如何還要私自分個‘三六九等’,枉論甚麼‘男尊女卑’呢?”
佟秉清笑了一聲,道,
“好,薛姑娘既非無知婦人,那便請薛姑娘屈尊紆貴地答我一問,張學顏從前無論如何受皇帝賞識,如今卻已掛冠歸田,薛姑娘如何敢拿他當一座‘給人看的靠山’,且篤定我們兄弟會給這位前任兵部尚書一個面子呢?”
薛文貞笑了一笑,露出紅唇之下的一排整齊皓齒,
“張學顏人雖在野,卻時刻不忘心繫廟堂之上,就在今年,他還上了一道《題停取帑銀疏》,說太倉銀兩,內備京軍數十萬之食,外備邊兵數百萬之需,卻漸以告匱。”
“年復一年,入愈少而出愈多,倘或韃虜叛盟,邊關告急,徵調飛馳,則太倉所積不一、二年則支盡矣。”
“且不論皇帝是否採用此疏,只是佟二叔您想,如今皇帝退避禁中,一切政事皆以下發諭旨為準,而鮮少與大臣召對,然我大明有制規定,臣子章奏必先達司禮監,然後必由秉筆呈送皇帝。”
“張學顏一個已然致仕的在野官員,倘或當真已失帝心,或與司禮監失和,這一道《題停取帑銀疏》又如何送得到皇帝眼前,甚至得以閣票批紅呢?”
薛文貞一面說著,一面笑得越發燦爛,她說到最後,甚至用上了一種女兒向父親撒嬌的口吻,
“我說佟二叔,咱們小老百姓打架的事兒,就不必再驚動東廠這尊大神了罷?”
喜歡大明萬吏請大家收藏:()大明萬吏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