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第1/2頁)
章節報錯
皇帝倒行逆施,百姓苦不堪言,自從武容舉事之後,豪傑並起,殺縣令,紛紛與武容彙合,割據稱王,勢如破竹。嚴淞等人大喜過望,武容帶領著軍隊一路攻破汴州,直達荊州。
武容舉事以後,思用人才。
蔡琳是文學高標,性情又孤傲,投了一群腐儒的趣味,隱隱有引領文壇之風。若是能尋得蔡琳支援,讓文人為武容造勢,對舊朝口誅筆伐,佔道義的制高點大有裨益。且蔡琳與武容有姑表之親,亂世當中文人不中用,依附幕府求得庇護所是文人的慣用做法,所以此事有可為的空間。難就難在蔡琳的性情是六親不認,又不為五鬥米折腰的。
武容請姑母從中勸說,請了蔡琳來,親自出城相迎,技術周到,態度謙恭,十分尊重。執了蔡琳的手與眾臣相見,又帶她遊覽城郭,挑選美食精舍。一日下來,蔡琳終於笑道:“若不是我打小就認得你,如今見了這陣勢,可得稱呼你一聲主公了。”
蔡琳為人孤傲乖僻,武容認識她這麼多年,得她笑臉的次數屈指可數,以她傲王侯的性情,也是不屑曲意逢迎的,如今見她展顏一笑,便知事成了。
武容也笑。
二人當晚連床夜話,暢聊兒時舊事,說到如今,不禁十分感慨。以武容待蔡琳態度之親近,不禁叫人懷疑,武容是否喜歡女人。
之後,蔡琳負責招攬各地博學之士,又紛紛寫信給她在各地的好友,與她結交都是些文學之士,在她的勸說之下也紛紛來到武容陣營。
自此以來,武容的聲勢就浩大了,雖然有幾方諸侯,也不敢當其銳氣。
武容尚未婚配,這個時候世家自然聯姻,而世家最想聯姻的物件其實是武容。因為一旦舉事成功,嫁給武容兄弟姐妹的是皇親國戚,嫁給武容本人的是一國之父。但是武容一直沒有將自己聯姻的意思,世家不好強求。若是武容,即便不是正夫,便是做小,世家也是願意的。
世家當中有一家折氏,世代掌兵,權勢尤其大。又看好武容,有意兩家合婚。她的嫡子,折文靜生得花容月貌,聰慧過人,知書達禮。若是嫁給武容做正夫,身份上也般配。
世家也在各種場合表示有意將嫁兒子給武容。武容礙於她家的權勢,軍事上也有很多要倚仗她家的地方,不好拒絕,也不表態。不表態,一方面是因為想把正夫的位置留給沈青禾,另一個方面也是因為,沒有辦法完全信任她家,相互提防。
如此幾次,因為武容不表態,世家想嫁兒子的願望又特別強烈,好事者便出主意,讓世家把兒子送到武容府上。武容礙於顏面,絕對不好拒絕的。
世家一試,果然。武容的確不好拒絕,便將折文靜安頓在軍營裡,美其名曰:觀摩。
折文靜便住在了武容營寨裡,武容對折文靜照顧周到,也見了折文靜幾次。
武容有一次遠遠地見到了折文靜的身影,看起來是個氣質出眾。
武容後來又有幾次見到折文靜,這時候折文靜年歲愈長,不比前幾年,五官愈發長開了,五官端正。武容發現果然世家有自信武容看到折文靜一定會喜歡。因為折文靜長了一張美若天仙,令人驚心動魄的臉,是個女人都會心動,武容也看了好一會兒移不開眼,看得折文靜羞紅了臉。
武容心裡知道世家要嫁兒子給她,是為了她日後的權勢。
折文靜知道家裡要把自己嫁給武容,是為了武容以後成為皇帝,自己能成為皇後。
武容知道折文靜並不是為了權勢,而是真心愛慕她,想要嫁給她。
折文靜知道武容一直不肯答應婚事,是忌憚自己家的勢力,不願意受制於人。但是折文靜是真的喜歡武容,不為別的,相信武容遲早有一天會知道他的心意,被他打動。他對自己容貌品性都有信心,不信武容不愛他。
一段時間以後,折文靜發現武容還是不怎麼搭理他,急了,找原因。
武容放出訊息,武容和沈青禾的感情,曲折得可以寫一本茶畫本子,暗地裡希望折文靜知難而退,皆大歡喜。
不料折文靜知道武容和沈青禾的感情之後,明白自己爭不過沈青禾。折文靜很聰明,又因為真心喜歡武容,所以瞭解武容的性情。知道以武容的性情,是不會拋棄沈青禾,選擇自己的。
雖然如此,折文靜仍舊不能放棄武容,決心即使和別人共享,不要名份,也要跟著武容。
終於在武容避而不見很多次之後逮到了一次機會,說:“我對都督,是真心愛慕。不是仰仗都督權勢。”
武容回答道:“我知道。”
折文靜兩眼淚汪汪:“我得知都督與青禾哥哥的事,不敢有所寄望。青禾哥哥是男中豪傑,慧眼識英雄。我來得晚,怎麼敢和青禾哥哥比肩?只是我的心,只系在都督一人身上,求都督可憐可憐我。我願意忝做小星,以青禾哥哥為大,日夜伺候梳洗,只求能跟在都督身邊。”
武容嘆了一口氣,搖頭。
“為什麼不給我一個機會?”
“你是很好的人。”武容說,“可惜人只有一顆心,不能分做兩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