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世家來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春播過後,各縣熱火朝天的開荒潮便停了,畢竟莊稼種下去之後還要細心地料理,除草、上肥、防蟲害……這些既耗時又費力。
劉寵帶著太守府的官吏視察各縣,看著田間地頭一片片綠油油的青苗,想來今年必定會有個好收成,不由得心裡也生出了希望,畢竟這也是百姓的希望。
劉寵都差點要迷信了,如果祭祭神拜拜天真的能保佑東萊有個好收成的話,那劉寵會毫不猶豫地把諸天神佛都拜一遍。
各縣的莊稼長了起來,各地的作坊也相繼建好了。
而早前建好的作坊已經開始產出了,用馬車裝運的東萊漆器、陶器、木器、銅器、絹帛布匹、紙張……一車一車地沿著官道從當利運出了東萊,然後運往青、徐、兗、冀各州郡,交給當地的暗衛商鋪直接售賣。由於這些器物都是作坊式大批次生產的,在市場上算是物美價廉的貨,東萊每一批運出去的貨物都賣得很好,特別是紙張和山東出產的絲織品。
——————
就在這欣欣向榮的時候,在東萊與劉寵演對手戲的人物也一個個粉墨登場了。
黃縣,太守府。
劉寵視察完各縣的農田和作坊回來之後,立即召集了各級官吏商議如何確保莊稼豐收和各縣商路暢通,然後便制定了東萊二期建設計劃。計劃在各縣繼續興建一批作坊,在過鄉、曲成、黃縣、牟平、東牟、昌陽沿海新建一批港口和船塢,再沿著各縣的官道每隔三十里修建一座驛站,以供來往的商人和東萊傳遞書信使用。
正當眾人準備散會的時候,王越抱著一堆拜帖送到了劉寵的面前。
劉寵翻著這些拜帖感到很是奇怪,因為送上這些拜帖要求見自己的都是東萊的世家大族或當地豪族。劉寵奇怪的是這些人大多數不都在瘟疫那時遷出東萊了嗎?怎麼又回來了?
“人都在太守府門前候著呢。”王越提醒了一句。
“那就見一見吧,且看這些人是何來意。”劉寵說了一聲,然後王越就轉身出去宣這些人進來了。
……
劉寵見一大群人走了進來,這些人剛進正堂,便紛紛拱手見禮,“黃縣劉氏拜見劉太守”、“黃縣李氏拜見劉太守”、“曲成王氏拜見劉太守”、“……”
經過一番介紹,劉寵才知道剛才報“黃縣劉氏”的是兄弟二人,一個叫劉繇,一個叫劉岱。這兩個人劉寵知道啊,一個是以後被孫策做了踏腳石的揚州刺史,一個是做了曹操踏腳石的兗州刺史,這二人其實和自己一樣,也是漢室宗親。
報“曲成王氏”的也是兄弟二人,一個叫王豹,一個叫王翁。這兄弟二人人如其名,王豹一身腱子肉,王翁確實像個富家翁,這二人哪有半點世家大族的樣子。確實,這王氏現在只不過是曲成的豪族,不過這王氏有個後代卻讓東萊王氏躋身世族之列,這個後代便是受司馬氏三代重用的王基,王基便是王豹的兒子。
“黃縣李氏”那人叫李條,說不出有什麼獨特的地方,不過祖上出過司隸校尉。
至於其他的大多數都是東萊各縣的豪族了。
劉寵來到東萊這麼久了,對東萊的情況多少還是瞭解一些,東萊畢竟僻處東海,不像中原到處都是世家林立、大族遍地。而這黃縣劉氏、李氏和曲成王氏便是現今東萊最大的三大家族了,這三大家帶著東萊的大小家族來到太守府拜見自己不知道是葫蘆裡在賣什麼藥?
不過善者不來,來者不善,劉寵已經在心裡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
果然,黃鼠狼的尾巴還是漏出來了。
“太守初到鄙郡,我等未曾前來拜見,實在是太失禮了,我等各家合力備下了些許薄禮,以表歉意,還望太守不吝笑納。”曲成王氏的王翁帶著一副商賈的嘴臉說了這番話,然後從袖袍中掏出一份禮單。劉寵示意王越收下了,禮下於人必有所求,且看這些人求什麼吧。
“那便多謝各位了……東萊百廢待興,大疫之後又是連連大災,這到處都要錢糧,太守府都快揭不開鍋了,真是太感謝各位解囊相助了。”劉寵回了幾句客套話,話裡話外的意思是說你們的禮本太守府代東萊百姓收下了,我劉寵可沒收你們一個子兒。
各大家族的人確實當劉寵這是客套話,畢竟當官的收禮嗎,哪能不說得冠冕堂皇些。
“太守恩德播於四民,我東萊此番倘若沒有太守,不知有多少百姓會死於災難,太守功德足以標榜史冊啊。”黃縣劉氏的劉岱出言恭維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