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世家來了(第2/2頁)
章節報錯
“甚是、甚是……我東萊百姓皆仰仗劉太守而活啊……”
“……太守功德昭彰,請受我等一拜……”
劉寵還真沒想到,這些人說著說著還真拜了下去。看著這些人情真意切的樣子,劉寵不禁在想,難道是自己多心了?是自己把人想得太壞了?畢竟這些人都是世家出身,都是這個時代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啊。
劉寵也一臉誠摯地起身將這些人扶了起來,一時間堂上顯然是賓主相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
又是一陣閒談之後,王翁說道:“太守,我等都是東萊的良善百姓,可這次大災之後,有刁民肆意開墾荒地,將各大家族的土地佔去了不少,還望太守為我等主持公道啊。”
我去,正在喝茶的劉寵差點沒一口噴出來,原本自己並沒有想錯,這些世家的狐狸尾巴還是漏出來了。
什麼刁民開墾荒地佔了你們的土地啊,劉寵不相信這些人不知道開墾荒地的文書是太守府發下去的。而明明知道還在自己面前說出這番話,這是什麼意思已經不言而喻了,說白了這就是來搶土地的啊。
這還真被劉寵猜中了。
人一旦有了錢除了惜命怕命了沒了,還怕錢沒了。
東萊的這些世家大族就是這樣,所以在東萊海嘯引發瘟疫之後,這些大族們便躲到臨近的北海去了。這些大族多數也有族人或家眷死在了那場海嘯之中,畢竟水火無情,海嘯不會因你是世族就繞著走。這些大族們眼看是命保住了,可大多數田地被海水浸泡之後一樣是不能耕種了,這是眼睜睜地看著錢沒了呀。
不過能在幾千年歷史長河中屹立不倒的世家大族從來沒有愚蠢的,要不然怎麼說半部中國史都是家族史呢。
當時劉寵相繼賑災投入了多少錢糧,這些遙坐北海的世家並不是不清楚,再看劉寵建作坊、開荒地,當時都以為劉寵是瘋了。東萊的府庫有多少錢糧作為東萊頂尖的一份子,世家心裡自然清楚,在一邊譏笑劉寵盡幹些不掙錢的事的同時也咂舌劉寵能拿出那麼多錢糧,當時這些世家們就合在一起商議,這新任太守砸下這麼多錢糧,要不然我們也去掙點兒,可大多數還是反對的,畢竟那時候回到東萊還不能完全讓這些有錢人安心。
可到了現在,這些人在一起合計,終於還是坐不住了。
遙坐在北海的這些大家族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東萊每天有多少馬車運了多少器物出東萊啊,他們也清楚東萊作坊產出的器物在市面是如何暢銷,說東萊的作坊日進斗金或許都說少了。再看到春播之後各縣莊稼長勢喜人,這一看今秋必定是個大豐收啊,這不能再坐著了,畢竟各家在前後的災害中損失了不少,眼看那些損失能夠找回來了,這不得趕緊啊,要不然等到秋收之後糧食都進了那些佃戶的口袋裡面,想拿出來就沒那麼容易了。
所以才有了這次東萊各大世家豪族聯袂拜訪劉寵這事,然後前後又是送禮又是給劉寵戴高帽子的,而劉寵還差點就信了。以前在洛陽都是我劉寵打雁,今兒卻差點被雁啄了,劉寵想想心裡就來氣啊。
……
劉寵深吸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東萊自己出產的青釉陶瓷茶杯,說道:“眼下東萊耕地不足,荒地擱置無人耕種,太守府這才出了文書,鼓勵百姓們開荒,以補東萊耕地缺口,至於是否侵佔了各家的田地,還有帶太守府的查證。”
“太守無須再查,各家此番前來索性連那些被侵佔的土地的地契都一併帶來了,有地契為憑,我等田地被那些刁民以開荒為名所侵佔一事是證據確鑿,太守只須秉公斷理便可。”王翁似乎是這次的各大家的發言代表,看劉寵言語之中有敷衍的意思,便接著又說了一句。
王翁說完,果然看見坐在黨上的各大家族的人紛紛從袖袍中掏出一疊一疊的地契,紛紛揚言,“王公所言甚是……我等有地契在手,太守只須秉公斷理便可。”
劉寵不想這些人居然準備這麼充分,堂上群情洶洶,劉寵要想敷衍看來也敷衍不過去了。
“諸位且靜一靜、靜一靜……”
各大家族的聽劉寵這麼一喊,看來太守是要做決斷了,便紛紛以得勝者的姿態坐了回去,閉上了嘴,拉長了脖子望著劉寵,畢竟對於這些世家的人來說,證據確鑿不說,劉寵作為一個從外地來的太守,不論以前是龍是虎,到了東萊這一某三分地,要沒有我們這些世家大族的支援,看他如何能在太守的位置上坐穩,別看現在劉寵上上下下把東萊搞得熱火朝天,這是因為我們這些世家都沒有搭理你,要是把我們這些世家得罪了,瞬間就可以把你在東萊的一切化為烏有。
所以各大家族的人才一副信心滿滿地樣子等著劉寵的公證裁判,因為他們想不出來劉寵有什麼理由不支援他們的訴求。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