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劉寵凌厲目光的逼視下,賈詡不得不說出了他心中的想法。

然後各個都伸長了脖子聽賈詡說道:“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可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頓,而終濟大業。主公雖連戰連勝,雄據中原,然中原乃四戰之地。袁紹、曹操、呂布、劉表等群雄四顧,曹、呂雖弱於一時,然方今劉表收取荊南四郡之後實力大漲,袁紹據河北四州之勢已成。雖劉表好座談,袁紹名實不符,然一旦兩家結盟,又合曹操、呂布之兵圍攻豫州,則我豫州危矣。”

“依賈詡之見,於公孫瓚、劉繇二人,主公可盡全力救一家。救公孫瓚,則滅袁紹而據河北,如此河北則為主公之關中、河內;反之,若救劉繇,那便取江東為後方。”

包括劉寵在內,眾人聽完賈詡這番話都發自內心地點了點頭。

不過劉寵還是問了一句,“那依文和先生之見,究竟是取河北還是江東?”

只見賈詡毫不猶豫地回道:“江東……,主公,淮揚數雄並立,賊寇遍地。江北有劉勳、陳瑀,江東有劉繇、吳景、許貢、王朗等數雄,大者連州郡,小者據數縣。更有九江鄭寶、張多、許乾;廬江陳策、梅成、雷緒;涇縣祖郎、焦己,烏程鄒他、錢銅,嘉興王晟等群賊相爭。主公當趁江東混亂之際,進取江南。若待孫策憑大兵強橫,剪滅江東群雄,彼時孫策據長江而守,坐擁江東之地,主公再想取江南則為時晚矣。”

經賈詡這話的提醒,劉寵也想起了孫策據有江東的後果。要是真讓孫策一統淮揚,說不定他也會像歷史上的曹魏一樣,屢屢折戟於長江。

但要坐視袁紹滅了公孫瓚,劉寵並非只為與公孫瓚的交情而於心不忍,實在是因為公孫瓚一旦滅亡,袁紹就會一統河北,到時北方這個強敵絲毫不下於一統江南的孫策。至於此時的曹操還能不能擋住袁紹,也真叫劉寵心裡表示懷疑。

而且還有曹操和呂布。呂布就不說了,至於曹操,那是給他喘上一口氣,就有可能瞬間血槽爆滿的傢伙……

按說在劉寵心裡,他既是不想讓袁紹、孫策一統南北,又不想看到曹操再度崛起,但劉寵又不可能同時以一己之力挑戰這幾個傢伙,而且一不小心就可能從單挑變成被群毆……,那麼,還是阻止孫策一統江東?畢竟攻取四分五裂的江東好過攻取由孫策一統而據長江以守的江東!

正當劉寵準備拍板做決定的時候,卻聽到有人對賈詡的話提出了異議:

“文和先生所言實為高見,然北人乘馬,南人乘船,要取江動,必有舟師,我豫州以騎兵、步卒稱雄,水師非比南人,只恐貿然出兵於戰不利,若是待練成水師再出兵,只怕失卻南下之良機……”

這位大臣的話還沒說完,袁敏就站出來擺擺手說道:“不然,末將自領主公之命,在潁、汝組建水師以來,如今手上有能操舟破浪而戰之兵兩萬人,以此舟師必能渡江取揚州之地。”

然後又有衛覬站出來說道:“區區水師不在話下,我東萊尚有浮海而戰之兵五六萬人,東萊水師可稱天下之冠,水具戰船亦是甲於天下。若我軍要渡江而戰,可從東萊調水師南下,不說渡江,便是橫掃長江也不在話下。”

“呃……,”

雖然衛覬的話壓下了舟師之論,不過衛覬之後又有人提出了異議:

“不然。取江東非唯舟師,乃於利也。江東土地貧瘠,人口稀少,又有山越時常為亂,取之實無益於中原,徒費兵馬錢糧。再者要治理江東,所需人力物力,不在少數,然數年之內,江東之出不足以助中原,取之實無益處。”

此話一出,倒是有不少人點頭表示贊同。

不過袁渙卻站出來笑道:“足下此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江東六郡之地,戶口百萬,雖自桓靈以來,賊寇四起,以致不少戶口亡於戰亂。然自黃巾之後,中原南渡避禍之人擁堵津口,來往大江之舟船,日夜不絕,更有不少士人避亂於江淮,如此怎可稱之為人口稀少。至於淮揚所產,水有三江五湖之利,地有稻麥桑麻之所出,又何曰無益。”

要說從豫州戶曹出來的袁渙,對於包括豫州甚至天下在內的戶籍產出是有一定掌握的,所以從他口中說出來的這些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不說袁渙這些年對於天下土地和戶口、產出的統計已經暗中輻射到了整個大漢,即便是以劉寵對揚州的瞭解,揚州也不是完全所謂的“土地貧瘠,人口稀少”之地,不過要是與中原、河北相比,那淮揚確實比不上,但除了有些貧瘠以外,淮揚並非一無可取,畢竟江東之地多山嶺,比不上中原、河北一馬平川。

但論人口,揚州也是有大郡,比如豫章在歷史上的人口峰值就有一百六十多萬,這還不包括那些隱戶。正如袁渙所說,雖然揚州久經戰亂,人口銳減,但自黃巾以來,南渡避禍的百姓、士人不在少數,其中又以徐州南渡之人最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以袁渙的“官方言論”,再次把反對的聲音壓了下去。

劉寵又環視眾人,良久,見再無一人提出異議,便說道:“諸位既無異議,那便集結兵馬輜重,擇日揮師南下收取江東。”

在眾人齊聲應“諾”之中,豫州接下來的攻略就這麼定下來了。

……

公孫續牽著白馬,再三向劉寵拱手拜謝,然後帶著感激與不捨離開了許都,甚至一步三回頭,回望許都城。

本來公孫續以為這次來許都求援的任務很難完成,甚至以為這位便宜叔父即便是答應出兵,也會在他們公孫家的身上狠狠宰上幾刀。畢竟從這位便宜叔父西征、北伐到勒索曹操、劉備的行為來看,這位叔父是不見兔子不撒鷹的那種,甚至是逮住機會就恨不得把人咬死的那種。

雖然公孫續覺得他那番“以情動人”的話不見得能說動這位便宜叔父,而結果也確實好像那樣,當時便宜叔父並沒有發兵的意思。

但後來卻不料便宜叔父召叢集臣商議以後,就一口答應了他,說會派兵襲取袁紹的後方,以迫使袁紹退兵。如此一來,有張燕和便宜叔父出兵救援,南北夾擊袁紹,那公孫氏之危可立解也。

公孫續欣喜之餘,也感到喜不自勝。畢竟他還沒有拿出準備向這位便宜叔父許諾的好處,這倒是讓他覺得他為公孫家省了不少。

也正是因為這樣,公孫續才為此大受感動,覺得這位便宜叔父比他親叔父還親啊,可自己簡直就是豬狗不如啊,還想著如何佔這位叔父的便宜。

所以公孫續自上了白馬之後,還一步三回頭,他很猶豫,很糾結,很自責。他猶豫要不要回頭把準備給這位比親叔父還親的叔父的好處留下來,雖然可能只是一紙割地酬糧的文書,但也是眼睜睜看得見的好處啊。

“算了,既然叔父如此重情重義,又如此高義,那自己還是不要拿這些俗物來褻瀆叔父如此高潔的德行了。”

……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