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儀,你等著吧,我們會追上你的!”

卻聽劉寵又把文聘叫了出來,“仲業,我欲將武關交予你鎮守,仲業意下如何?”

文聘被劉寵叫了出來,眼中也充滿了期待。畢竟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此時主公是要選任留守南陽的重要文武官吏。文聘被叫名的那一刻,心裡就激動起來了,“終於輪到我文聘了!”

卻沒想到主公會把武關交給自己。武關乃荊楚北麓要地,武關在楚地,關中兵馬難入南陽;武關在關中,關中鐵騎取道南陽,可南下荊襄,往東可入中原。因此武關守將雖小,但干係重大,主公能讓自己守武關,可見自己已得了主公的青睞。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文聘抱拳:“末將敢不效死。”

“既如此,那仲業就以裨將軍守武關,並領析令。”

文聘以為自己聽錯了。前面李嚴以裨將軍鎮守新野,就讓文聘羨慕不已。雖然主公只讓自己鎮守武關,並沒授予官職,但文聘知道,武關的干係一點不比新野差,也表示他不比李嚴差多少。不過沒有官職的話,自己最多不過是以“武關都尉”這樣的身份鎮守武關,似乎還是比李嚴差了點。

卻不沒料到主公不僅授予自己與李嚴一樣的將軍位,還讓自己領析縣。這豈不是還超過了李嚴,一個武關再加一個析縣……,“我文聘還能說什麼,既然主公如此重用自己,那文聘只有誓死相報,為主公守住武關,治好析縣。”

“文聘敢不披肝瀝膽,以報主公知遇之恩。文聘當與武關同生死,定為主公守好武關,治理好析縣,以使武關固若金湯,析縣百姓豐衣足食。”

“好,很好,有仲業此言,是我劉寵之幸,是析縣百姓之福;是南陽之幸,是荊豫萬民之福。”

沒想到主公竟然會說出這樣的話,這種話無論是落在哪個文臣武將的頭上,都是很高的讚譽了,區區一個文聘又如何敢當。當然,若是那個“戰關羽,退孫權”的文聘,又如何當不得此言。但如今的文聘,只是袁術郡兵中一個小小的屯長、軍候之類的小將,投效到劉寵帳下,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降將,幸得黃忠將軍器重,他與李嚴才能列席在主公面前,受到主公的重用。

所以文聘的心情又如何不在李嚴之下。

……

李嚴到了新野,接替了甘寧,然後將新野的佈防與李嚴治理和防守新野的方略呈給了劉寵。

甘寧到達宛城比李嚴的奏報要晚,但是劉寵帶著黃忠等人親自在城門口迎接了甘寧,當夜擺下大宴為甘寧接風。然後拜甘寧為折衝將軍,讓他領本部人馬在帳下聽用。

婁圭回到了宛城,將武關交給了文聘。

不久,黃忠、婁圭、杜祺、劉幹帶著治理南陽的方略找到了劉寵。從這部大多算是杜祺、劉幹心血之作,再加上婁圭和黃忠補充之後,納南陽軍民之政於一體的方略來看,要是他們能依此而行的話,南陽大治也指日可待。

不過劉寵還是在他們這套方略上增刪了一些內容。對於南陽來說,當務之急是恢復民生,然後就是提振經濟和鼓勵人口,再是保證南陽的吏治。不過南陽是連線荊襄與中原的要地,武備也是重中之重。所以在黃忠等人依照豫州、東萊的經驗制定的方略上,劉寵加入了自己的思考和心得。在與黃忠、婁圭、杜祺、劉幹反覆溝通,確保他們都領悟了,才將這套方略定了下來。

算算日子,劉寵也該班師回朝了。

不過就在臨近大軍班師的日子,又有一封情報經王越遞給了劉寵。

這封情報說的是一個噩耗——孫堅在襄陽戰死了!

劉寵也算是驚聞噩耗!還以為孫堅能逃過戰死襄陽的厄運,就連自己都逃過了命運的魔咒,為什麼孫堅就不能逃過那一劫呢?

想到與孫堅的那些過往,劉寵是唏噓不已。

然後劉寵選擇繼續留在宛城,畢竟南陽與襄陽近在咫尺,快馬數日之間就能把襄陽的訊息送到宛城。

“不知道孫堅死後,劉表下一步會有什麼動作?也不知道孫堅的兒子和部將會何去何從?歷史上孫策還可以找袁術尋求庇護,但如今袁術已死,孫策又會做出什麼選擇?”

如此種種,讓劉寵留了下來。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