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1/2頁)
章節報錯
袁術沉重的呼吸聲,即便是站在角落的將領都可以聽到。
在這落針可聞的沉默中,閻象緩步而出,捧著玉笏朝袁術說道:“陛下,如今之局面,陛下當集結三軍與劉寵全力一戰,還請陛下罷分兵之議。若是不能在決戰中打敗劉寵,陛下即便是攻取父城、舞陽也是無用;若是決戰大勝,昆陽、南陽之危自解。”
閻象所擔憂的局面還是出現了,自進兵汜城以來,閻象可以說是身心俱疲。他不止一次擔憂和提醒袁術注意後方,但袁術自攻佔昆陽以後就自鳴得意,哪裡還能聽進去他的意見。當時在昆陽,閻象就建議袁術先取父城、舞陽,與昆陽連成一片,然後步步為營向潁川腹地推進。然而袁術偏偏選擇了孤軍深入,而且昆陽也沒有留下重兵鎮守,就連糧道差點都沒得到袁術的重視。畢竟在袁術眼裡,昆陽到汜城這點距離,哪裡需要擔憂糧道。
但事實給了袁術一個響亮的耳光,也給了閻象沉重的打擊。
當閻象收到昆陽、南陽和糧道受到襲擾的訊息,他登時就知道後方完了,糧道完了。
眼下也只有與劉寵決死一戰。
閻象接著說道:“陛下,當此之際,還望陛下降旨,封鎖昆陽、南陽訊息,更要趁早與劉寵約期決戰。若遷延下去,只怕時日一久,軍中上下聞知後方訊息,以致軍心大亂,那我軍將有不戰自潰之危。”
“一旦如此,我等皆有被圍之困,陛下也恐有被擒蒙塵之辱。”
閻象這句話可以說是刺中了袁術的內心,他袁術是何許人,豈能為劉寵等輩所辱,本來猶豫遲疑的袁術果斷決定:“就依閻卿所言,侍中即刻作書與劉寵約期決戰。”
在袁術的侍中拱手領命之後,就退到書案的坐席上提筆作書了,然後袁術接著說道:“眾將聽令,即日起封賞訊息,約束將士,不可使我大軍不戰自亂。”
“諾。”
在袁術眾文武大臣應諾之後,那個侍中將作好的戰書透過宦官之手遞給了袁術。袁術一邊閱覽一邊點頭,閱畢就叫人將這封戰書送去給劉寵。
待眾文武大臣散去,袁術握緊拳頭,恨恨輕語,“我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佈天下,當此國難之際,竟無一人應詔出兵耶!?”
……
袁術一旦恢復了正常,拋掉了他的狂妄,他也能清楚地認識到眼前的局面。雖然他自以為手上的實力不弱,但劉寵再加上曹操、劉備,即便是不可一世的袁術,也覺得應付起來只怕有些吃力。
所以,此時的袁術,也盼起了他家的門生故吏有人能起兵前來助戰。
尤其是揚州的故吏、部將和荊南的孫堅。
……
而在揚州的廬江郡,有支打著“劉”字將旗的兵馬,開出了郡治舒縣。然後一路往北取道六安、陽泉,逼近汝南富波一帶。
……
長沙郡。
孫堅領著一支兵馬也開出了郡治臨湘,一路往北而去。
……
在九江郡治壽春,陳瑀很煩惱。
陳瑀是陳球之子,也是袁術故吏。自袁家的揚州刺史陳溫病故以後,袁術就讓陳瑀接任了揚州刺史。
袁劉大戰一起,陳瑀左手就接到了袁術的出兵的詔書,右手也接到了許都朝廷討伐袁術的詔書。
要說以劉寵對陳氏的恩義,陳瑀是很難與劉寵作對的。但奈何陳瑀在官場上又受袁氏厚恩,要不是袁術,他也不可能坐到揚州刺史的位置上。即便此時的揚州比中原還要混亂,但他在揚州刺史的位置上也是陳氏一門的傑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