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袁術僭號,自立為帝,陳瑀即便不奉許都天子詔書出兵討逆,也該宣佈與袁術斷絕關係才對。

但陳瑀為此也猶豫不決,陳瑀擔心要是失去袁氏的支援,只怕他不能繼續在揚州刺史的位置上坐下去。畢竟比鄰的廬江太守劉勳,也是袁術的部將,要是他被袁術從揚州刺史的位置上拉了下來,很可能就會讓劉勳接替他的位置。

主簿陳牧見陳瑀這些日子時常握著左右兩道詔書愁眉苦臉,陳牧知道這位族兄是因何煩惱,但有些事情不是他可以置喙的。

這日,陳牧終於忍不下去,他走到陳瑀的面前,說道:“主公,若再無決斷,只怕袁劉大戰分出了結果,到時無論哪家取勝,想來都會問罪於主公。袁術雖對主公有厚恩,但其人狂妄自大,僭號自立;漢室衰弱,然人心尚在,主公若應袁術之詔出兵,只怕將來與袁術同亡。”

“主公不如傳書自絕於袁術,相助太尉伐袁。袁術雖待主公恩厚,可太尉對我陳氏一門之恩不在其下,還望主公做出明智之舉。”

陳牧很瞭解這位族兄,要不是這位族兄因官位迷失了,怎會不知道輕重。

陳瑀也瞭解這位族弟。這位族弟文武雙全,自徵辟出仕在州牧府做了主簿,一直都是謹小慎微,不逢大事,絕不輕易開口。

“只怕袁劉大戰分出了結果……”

陳瑀反覆唸叨著這位族弟方才說的這句話,忽然覺得頭腦清明,當即一拍大腿說道:“對啊,那就等兩家分出勝敗,我靜坐壽春,兩不相幫。”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陳牧險些要暈倒,心說:這位族兄怎麼做出如此愚蠢的決定!

但細細想來,這也好過支援袁術與太尉作對。

……

汜城。

這幾日袁軍沒有持續攻城了,因為劉寵已經收到了袁術的戰書,而且答應了袁術如期決戰。

所以袁軍才沒有繼續攻城,但汜城的防守並沒有鬆懈。畢竟還是要防止袁術以決戰為藉口,待汜城防守鬆懈下來趁機取城。

好在城外的袁軍一直沒有動靜。

這日,劉寵在中軍大帳再度聚將,佈置與袁術如何決戰。

眾將齊聚,劉寵就讓荀衍率領魏延、陳到、李通等汝南軍將南下迎戰劉勳。因為自劉勳北上以後,暗衛的八百里急報就送來了訊息。

然後劉寵與帳下文武一番商議,決定以堂堂之陣與袁術決戰。

雖說這種決戰也可以設下奇兵,但眾文武將官都認為以堂堂之陣都可以大敗袁術了。可對於出奇,劉寵還是心癢難耐。他想讓暗衛在袁軍中的細作,大肆散佈昆陽和南陽的訊息,以便引起袁軍大營的混亂。若是袁軍上下軍心大亂,這場決戰的天平就會往自己這邊傾斜不少。但奈何袁術約定的戰期就在兩日之後,劉寵也只好作罷。時間倉促,即便散佈流言,只怕還等不到發酵,決戰就已經結束了。

……

襄城是潁川腹地,潁川之地東、南多平原,西、北地勢多山嶺,其中知名的就有嵩高山、魯陽山。

而襄城作為潁川腹地,也極具潁川的地貌特徵。襄城除了大部分平原之外,境內也有汾丘、魚齒山這些丘陵山地。

而在襄城的開闊平野上,二十餘萬大軍列陣相待,一場決定中原霸主的大戰一觸即發。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