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形勢逆轉
章節報錯
宋果覺得汜城守不住了,眼下袁軍對汜城的攻勢已隱隱超過了在昆陽的時候,但宋果幾次從主將徐榮的口中得知,太尉府有令,讓他們誓死守衛汜城。所以自宋果等人退入汜城之日,就註定他們將與汜城共存亡。
畢竟汜城是襄城的屏障,一旦汜城失守,袁軍兵鋒就可以直指襄城。此消彼長之下,若襄城有失,就意味著袁軍殺入了潁川腹地,這對於軍心和民心的震動是可想而知的。
所以宋果也知道他們只能與汜城共存亡。身入軍旅,戰死疆場或許是軍人最好的歸屬,也是軍人最大的榮耀。
宋果很累了,他不知道多少次把爬上城頭的袁軍打了下去。不過這次的守城戰確實不比昆陽,他們在汜城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輜重糧草。他手中的戰刀如果沒記錯的話應該是第七把了,這種豫州造的新式環首刀,已經換了七把,宋果不用看城下的戰場,都知道這場攻防戰是何等慘烈。
但是唯一讓宋果擔憂的是汜城沒有援兵。雖說那個無敵的小將黃敘和婁圭駐守在襄城,但汜城告急,也不見他們領兵來援,而且到了現在也不見父城和舞陽分兵出來。
宋果甚至懷疑,他們是不是被太尉府那些大佬當成了炮灰?或許心中有與宋果一樣想法的人不在少數,畢竟汜城的攻防戰打得太慘烈了,十萬袁軍輪番攻城,起初還好,到後來袁軍甚至日夜不停地攻城。
好在在汜城守軍士氣低迷的時候,他們收到了訊息,說主公死而復生了,這個訊息無疑是給汜城守軍打了雞血。
當徐榮向殘存的汜城守軍宣佈了這道訊息以後,從將到兵,一個個士氣高昂。有主公在,袁術是討不到好的,這是宋果和大多數汜城守軍心中的想法。
也正是因為這樣,宋果才看到在後來的守城戰中,打的是更加慘烈。那些傷兵只要是能動的,一個個都爭先恐後地跑到城頭,抱著那些登城的袁軍就縱身一躍跳了下去,與袁軍同歸於盡。那時候宋果覺得心在滴血,到後來宋果發現他的心沒有感覺了。
在日盼夜盼中,宋果終於看到援軍來了。
那天,有兩路兵馬衝破了汜城北門的袁軍重圍。當這兩路兵馬入城以後,宋果驚呆了。宋果完全沒料到會有五六萬兵馬來援,這下子真叫宋果哭笑不得,心說援兵不來則矣,一來就來這麼多。
然後宋果才知道這兩路援軍是曹操的兗州兵和劉備的徐洲兵。大喜之下的宋果心中又擔憂起來,他不知道這些外州兵馬會不會誓死守城?
好在後來的事證明了他的擔憂是多餘的。很快兗州兵和徐州兵就把他們從城牆上換了下來,然後每次有袁軍登城,兗州兵和徐州兵打的比他們還猛。
這樣宋果才鬆了一口氣,安心撤下來休養。
……
袁術不知道砸了多少個玉盞,最近伺候他的宮女和太監都知道陛下的脾氣很大。砸玉盞還是輕的,動不動就有宮女、太監被陛下下旨給打殺了。這讓伺候陛下的宮女和太監都更加小心起來。
有聰明的宮女和太監也知道這是因為戰事不利。起初陛下親臨汜城的時候,那幾仗打下來陛下的心情都很好,甚至還給了他們不少賞賜。
但是到後來,陛下的脾氣越來越大,不僅砸了許多玉盞,打殺了不少宮女、太監,就連作戰的將軍也有好幾個被打了軍棍。據說是因為那幾個將軍攻城沒用心攻城,說是日夜作戰都打不下小小的汜城,說他們是無能之至。要不是當時有丞相等人出面求情,只怕那幾個將軍真讓陛下給砍了。
他們這些伺候陛下的宮女、太監都把這些事情看在眼裡,要是不知道這些事,一不小心觸了陛下的黴頭,那下一次被打殺的說不定就是自己了。
看吧,陛下又大發脾氣了。
陛下在中軍大帳召見了各級將領,指著汜城咆哮:“該死的曹操、劉備,一個閹狗之後,一個織蓆販履的小人,也敢和劉寵為虎作倀,待來日朕攻取豫州,不誅你九族,朕的袁字倒過來寫。”
至於袁字倒過來寫是什麼字,他們這些宮女和太監是不知道的,但是他們知道陛下這次發的脾氣是最大的就夠了。雖然一個個都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眼觀鼻,鼻觀心,但是他們都相信大傢伙心裡都打定了主意,接下來要更加小心,甚至是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仔細伺候陛下。不過最好還是別在陛下面前晃,免得被陛下抓住給打殺了。
袁術確實暴走了。
袁術不相信他“一線突破”的戰術沒有用,但事實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雖然有十萬大軍日夜不停地輪番攻打連昆陽都比不上的小小汜城,但不論他怎麼攻打,汜城就好似不動如山一般,攔在他進兵潁川腹地的要道上。
這不由得讓袁術對汜城的守將心生好奇,但在得知守將是徐榮以後,袁術並不覺得這個徐榮有什麼了不起的。但後來的事實又給了他一個響亮的耳光。正是這個徐榮把他的十萬大軍攔在了汜城外面,即便是汜城搖搖欲墜的時候,那個徐榮都沒有讓他得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不由得讓袁術對徐榮生出了幾分佩服,雖然閻象、楊弘建議他招降徐榮,正好他心中也起了招想徐榮的心思,畢竟那個徐榮還算是個人才,而且要是徐榮倒戈,汜城也就不攻自破了。但是結果卻讓袁術吃癟了,他派出招降的使者,被徐榮割了一隻耳朵,還在面上刺了字才放回來。
這讓袁術更加火大,尤其是在曹操、劉備打退了他在佈置在北門的圍城兵馬進駐汜城以後。
袁術的決心動搖了,他覺得是不是要換個戰術?既然汜城久攻不下,又有重兵把守,不如分兵去攻取父城、舞陽等地。畢竟這時候有豫州兵騷擾糧道,讓他煩不勝煩。而且閻象也提醒他要注意劉寵出奇兵襲取昆陽,要是昆陽丟了,那他們就有被圍困的危險。
所以袁術覺得要不然留下大軍繼續攻打汜城,再分兵去取了父城和舞陽。這樣一來,昆陽就能成為他攻取豫州最穩定的後方。
可就在他決定分兵的時候,接連傳來幾個噩耗。一個是昆陽被圍,雷薄、陳蘭派人冒死出城把訊息送了過來,說圍城的豫州兵是守軍的數倍,昆陽若是沒有援兵,就有旦夕失陷的風險。
另一個是大名鼎鼎的黃忠竟然率軍殺入南陽境內了。葉縣和方城守將傳書來告,說是黃忠部對葉縣圍而不攻,反而攻下了比葉縣還小的方城,然後把方城府庫劫掠一空,殺了不少袁軍將士,就揚長而去了。
這兩個噩耗對於袁術來說都是十足十讓人震驚的噩耗,但最讓袁術震驚的是,劉寵從襄城拔營,親統主力大軍來援汜城。
這意味著即將在汜城有一場決戰,這場決戰將決定豫州的歸屬,甚至是決定誰才是中原的霸主!
所以,一瞬間,袁術就變得手忙腳亂起來。這時候肯定不能再分兵攻取其他城池土地了,至於要不要派兵援救昆陽也讓他猶豫,至於是不是要遣將回南陽對付黃忠也讓袁術很猶豫。畢竟在汜城隨時都有可能爆發一場決戰,如此決戰只有嫌兵力不足,哪還有分兵的道理。
但是,不救昆陽,不援南陽,也讓袁術擔憂。萬一昆陽失守,他的後路就斷了;要是南陽被黃忠佔據,那他的根基就丟了。一旦汜城決戰敗北,那他只能遠走淮南了。
別說袁術,就是閻象、楊弘、紀靈、橋蕤、張勳等文武重臣面對如此危局,一時間也是束手無策。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