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大營,中軍大帳。

劉寵率眾接見了陳登,在相互見禮寒暄一番後,陳登請劉寵屏退眾人,說有要事單獨相告。

劉寵與賈詡、董昭等人點頭示意,眾人都離席而去。然後陳登先是一躬到底,再接著說道:“明公手持天憲,執曹操、劉備,割兗州四城,索徐州糧草二十萬石,此舉無非是削弱曹劉實力,以便明公日後收取二州。”

陳登果然是個人物,把劉寵的用意說了個通透,但劉寵卻問道:“既如此,不知元龍陳登字)何以助我?”

“元龍乃伯真陳球)公族孫,又是劉備之臣,難不成元龍不顧下邳陳氏之義,識破我計,要助劉備脫困不成!?”

陳登連忙拱手道:“明公之言差矣,陳登非劉備之臣,自陶謙之後效力於劉備只為保全陳氏一門罷了。下邳陳氏受明公厚恩。明公乃當世雄主,如今天下烽煙四起,諸侯相爭,如明公者寥寥,便是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呂布、公孫瓚此輩,亦不可與明公比肩。明公若能剿滅袁術,再取徐、兗,如此,明公獨霸中原之勢成矣。”

“既得中原,明公可北擊袁紹,南滅劉表,然後天下一統指日可待。明公成王霸之勢,以明公之神武,當不失為當世之光武。”

劉寵聽到陳登扯了一大篇,無非是分析了他的形勢,給他指出了光明的未來,而且還隱隱有幾分勸他行世祖光武皇帝之事,但卻見陳登話鋒一轉,“然則明公何故遲遲不對徐、兗下手,如今曹操、劉備盡在明公手上,只需分出一支兵馬,北取兗州,東進徐州,以明公之望,天子之名,二州十三郡之地可立定也。”

“若明公意在二州,陳登不才,我父子二人願在徐州與明公呼為內應,以助明公入主徐州。”

“然則觀明公行事,不免有名實不符之嫌,便是削弱曹劉實力,索取些許土地城池,錢糧布帛,亦不過是拔毛之痛,無法傷其根本。”

“還望明公思之。”

陳登說完這番話,再度一躬到底,不過陳登這話也讓劉寵陷入了沉思。

劉寵擺擺手示意陳登起身,然後陳登坐回了席上,注視著劉寵的臉色變幻。

陳登說的有些話,劉寵並不是沒有考慮過。但劉寵完全沒料到,陳登會如歷史上投效曹操一般做他在徐州的內應,而且還鼓動他果斷收取徐、兗二州,早日獨霸中原,心說:“難道現在的我,已經有取代曹操的意思了?!要不然陳登怎會如歷史上對曹操一般對待自己!?”

劉寵稍作思忖之後,把心中的顧忌說了出來。

陳登接過話,說道:“袁紹名大於實,外寬內忌,不如明公總覽英雄,明公何懼區區袁紹。以明公之能,兵臨二州,再借天子之名徵辟士人,收羅豪傑,又何憂二州不定。若袁氏門生故吏不為明公所用,不遵朝廷號令,明公以大兵震懾,二州豈有不定之理。”

“兗州雖不可知,若明公不棄,陳登願為明公聯絡徐方士人,迎明公入徐州。”

雖然劉寵覺得陳登的話有些誇張,但也不得不承認這話是有道理的。劉寵細細想來,好像對收取兗州和徐州確實有幾分畏手畏腳。要是放開手腳,羅織罪名斬了曹操、劉備,外加陳登在徐州為內應,想來收取徐州不是難事。至於兗州,大可趕在曹氏宗族文武反應過來之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揮師進入兗州,一旦曹氏宗族要迎袁紹入兗州,那便可在曹氏宗族動手的時候,下一道討賊詔書一舉剿滅那些人,如此兗州也就平定了。

但是這一切都要等滅掉袁術再說,眼前與袁術戰至膠著,不可能在這個時候騰出手來。

劉寵心裡有了主意,也起身對陳登拱手一躬,道:“今得元龍,徐州可定,元龍請受我一拜!”

以劉寵帳下的荀彧、董昭、賈詡、程昱、呂範等人的見識,陳登所說的這些,頂尖謀士團不可能看不出來。既然他們都沒有堅持收取徐、兗二州,說明收取二州的時機尚不成熟,也或許是此時收取二州的風險太高。所以謀士團才建議劉寵先行削弱曹劉的實力,然後在消滅袁術以後再徐徐圖之。

但是現在不一樣,兗州先不說,至少徐州有了陳登這個最牛掰的內應,那滅掉袁術以後,確實可以把手伸到徐州了。

所以劉寵不得不在陳登面前擺出這副姿態。

陳登見此,眉頭也動了動,雖說素聞劉備仁義重士,但他在徐州也未曾見過劉備向自己拱手一躬,所以陳登心中有些感動,道:“明公不必如此,陳登何德何能,我陳氏一門,深受明公厚恩,實在無以為報,只有嚮明公送上徐州,聊表敬意。”

嗬,這陳登的口氣確實夠大,竟然把送徐州說成是聊表敬意。

哈哈哈,真是惹不起、惹不起,不過既然人家都這麼說了,那自己還能說什麼呢,“既如此,那本太尉就上表天子,授元龍為廣陵太守,事成之後,亦不失封侯之位。”

“陳登拜謝明公。”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

陳登的到來,勾起了劉寵儘快收取徐、兗二州的心思,也堅定了收取二州的信心。同時有陳登自請為徐州內應,到時要取徐州肯定會容易得多。畢竟有陳登出馬,劉寵相信他一定會把徐州送到自己手上。

如此一來,神思更加清明的劉寵,決意以最快的時間滅袁術,定南陽,然後再除曹操、劉備。畢竟在豫州除掉此二人,至少徐州相當於蛇去其頭,就憑張飛、簡雍、糜竺又如何能成事。再說曹操把曹仁、夏侯惇、滿寵、毛玠、呂虔等文武大將都帶到了潁川,一旦動手就可以把曹操半帳文武一網打盡,至於餘下的曹洪、夏侯淵等輩,也不足為慮。

至於事後的名聲,嗬,名聲雖然要緊,但劉寵現在在各路諸侯那裡的名聲也好不到哪裡去。

自從伏皇后、董貴妃死於內宮,以董承、伏完、韓融、馮碩、種輯為首的數十位朝臣貴戚被誅,數十個門閥的三族男女老幼被流放海外,除了西涼馬騰、韓遂以外,其餘收到訊息的各路諸侯無不切齒。袁紹甚至號召各路諸侯和袁氏門生故吏討伐劉寵,為皇后、貴妃和那數十個大臣貴戚報仇。就連荊州的劉表也頗有微詞,似乎有動搖兩家聯盟的跡象。

這些都是王越手上的暗衛傳來的訊息。不過袁紹依舊是雷聲大雨點小,他的主力被幽州公孫瓚和黑山張燕牽制,哪裡有餘力南下,只是派了些使者奔走聯絡罷了。

至於袁紹自己,當然是在羨慕嫉妒恨中發誓要立即滅掉公孫瓚,然後再舉四州之力南下與劉寵決戰,以便把許都的天子接到鄴城。

所以劉寵即便是把曹操、劉備等人的腦袋留在豫州,他的名聲也不過是再壞點罷了,但是哪比得上那實打實的好處。所以名聲算得了什麼,到時候整個中原大地都落到了劉寵的手上,他在一邊偷著樂都來不及呢!

畢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劉寵下定決心就決定儘快掃滅袁術。

在送走了陳登以後,劉寵就在中軍大帳擂鼓聚將,下達了拔營起兵,親自領兵前往汜城尋機殲滅袁術主力的將令。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