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東走,結果還是被曹操追上了,又在經過魯國的時候,被留守魯國的滿寵攔截,追隨呂布的張邈在魯國戰死,然後呂布只帶著從長安出奔的那點百戰精銳投奔徐州劉備。

呂布割據兗州的雄心也就成了黃粱一夢,反而使原本的實力折損本少。

曹操就更慘了!

原本自得了郭嘉之後,曹操在兗州又得了不少良才,更是與豫州訂立貿易協定,可以說發展勢頭很不錯。而且還有棗袛、韓浩、任峻主持屯田,若是不出意外,三五年間曹操便有實力在中原與劉寵叫板。

哪知曹操雄心勃勃,郭嘉還是年輕了些,兩人設計圖謀徐州。本來郭嘉這個方略沒什麼問題,所施計策也很高明,但唯獨沒料到陳宮、張邈會背叛曹操。張邈是什麼人啊,那是曹操可以將家眷相托的人,而陳宮更是當初迎曹操入兗州的功臣,可以說自那以後就是曹操倚重的心腹。

可誰也沒想到,最後背叛曹操卻偏偏又是他二人,這或許也印證了那句戲言,“兄弟就是在背後捅刀子的!”

不過再說這些又有什麼用,兩個罪魁禍首,張邈到底還是死在了曹操手上,只有陳宮隨著呂布逃了。曹操除了感懷和氣憤之外,又能如何,總不至於現在就追到徐州去殺了陳宮吧。不說他現在沒有攻打徐州的實力,反倒還有兗州這個爛攤子要他收拾。

兗州可以說是徹底被曹操和呂布打爛了!

這一年又是兵連禍結,又是蝗蟲肆略,曹操在兗州的建設、屯田全都毀於戰火不說,兗州的人口再一次銳減。

所以曹操當前的要務就是先恢復兗州的生機,等兗州恢復了再圖謀徐州。

然後,曹操就將治所移到重鎮定陶,一面恢復與豫州的商貿,一面分派官吏重新治理兗州。同時也與郭嘉、司馬朗等人暗中擬定再次奪取徐州的方略,待到時機成熟,曹操不取徐州那是誓不罷休。

……

王連下定了決心,他準備逃離南陽。

王連是土生土長的南陽人,不過出身寒微,平素除了耕讀以外,憑著一手能書會算的本事,在城中最大的鋪子東萊名產店兼著一份賬房的差事。

城中的東萊名產店很大,賬房有好幾個,他只是最不出眾的那個罷了。

不過王連很珍惜這份差事,畢竟這份差事的月俸很讓人羨慕。所以王連在鋪子裡做事也更加用心,平日裡不少幫同僚攬活,所以人緣還不錯,也學到了不少。

可好景不長,自從袁術與豫州開戰之後,東萊名產店就關門了。在鋪子裡幹了這些年,王連也知道東萊名產店的一些秘辛,兩家開戰,東萊名產店也就不得不撤離南陽。同時王連也知道這些年鋪子的日子越來越難過。不是因為鋪子的生意不好,而是自袁術統治南陽以來,袁術手下的官吏頻頻盤剝城中的商鋪,甚至連入城賣柴禾的都被課以重稅,以致王連感到這兩年的日子是越來越難過。

雖然鋪子和地方官吏四時八節沒少來往,但也經不起這種盤剝,所以這兩年鋪子其實是在苦苦支撐著,王連作為賬房,這點情況他還是知道的。

所以兩家戰事一起,鋪子要關門,王連也不好說什麼。

王連只能領了遣散費,到城中另一家賣鹽的鋪子裡做些寫寫算算的雜活。月俸與以前相比是天壤之別不說,而且這份雜活該更加搶手。

所以王連也做得兢兢業業,但好景又是不長。

這半年時間,販鹽鋪子眼看也要關張了。尤其是最近這幾個月,太守府的主簿大人親自前來徵稅,據說是袁術在前線戰事吃緊,主簿大人為了給前方提供糧草軍械,已經以囤積居奇的罪名治了好幾家商人了。

所以這家販鹽鋪子最後也關張了。本來王連還想繼續在城中找點活幹,但王連此時看不到城中有開門的鋪子了,就連酒肆食樓都紛紛關門了,甚至城中都看不到幾個行人。

王連想到以前城中是多麼地繁華熱鬧啊,而如今眼前所見,王連完全不敢相信眼下這就是他從小到大生長的地方。王連記得,就算那時候南陽有黃巾作亂,城中也沒這麼蕭條過。那時候王連雖然年少,但他卻記得很清楚。

這種情況下,王連不得不出城回到鄉里的家中去了,可王連出了城就再不敢進城了!

因為王連在出城的時候,被守門的兵卒攔著收了一大筆出城稅,王連還和那個兵卒爭執了半天,說他從來沒有聽過有收出城稅的,而且哪有收的和入城稅一樣高的。但守門的兵卒哪裡會理王連的話,告訴他不交可以,那就拉去前線從軍,反正現在和豫州的戰事吃緊,太守府早就有文書發下來在各城徵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