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志才病逝不久,曹操又收到了陶謙病逝的訊息。

陶謙一死,可以說殺害其父曹嵩的罪魁禍首已亡,曹操本該高興才對,可曹操高興不起來。

因為劉備繼陶謙之後坐領徐州了!劉備何許人啊,一織蓆販履之徒,竟敢坐擁大州,而他曹操拼死拼活連老窩兗州都被呂布端了,都沒拿下的徐州,曹操怎麼可能看著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就得到徐州五郡。

所以曹操當即就聚齊文武,揚言要東征劉備,奪取徐州。

畢竟劉備出身太低,又新領大州,肯定徐州人心未附,與其在兗州憑著東阿、鄄城、範縣三城與呂布拼命,不如領兵東征打下富庶的徐州。

但是郭嘉表示反對,說曹操一旦在此時棄東阿、鄄城、範縣東征,就表示他曹操徹底放棄了兗州,而且也會讓世人認為他曹操敗給了呂布。這個結果是曹操這時候擔不起的,畢竟這事對曹操的名望損害太大了。

在這種大爭之世,一旦沒了名望,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曹操雖然不甘心,但細細品味郭嘉這番話,曹操也就動搖了。

而且郭嘉還說:“昔高祖保關中,光武據河內,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進足以勝敵,退足以堅守,故雖有困敗而終濟大業。主公本以兗州首事,平山東之難,百姓無不歸心悅服。且河、濟,天下之要地也,今雖殘壞,猶易以自保,是亦將軍之關中、河內也,不可以不先定。”

“若舍布而東,多留兵則不足用,少留兵則民皆保城,不得樵採。布乘虛寇暴,民心益危,唯鄄城、範、衛可全,其餘非己之有,是無兗州也。”

“且陶謙雖死,徐州未易亡也。彼懲往年之敗,將懼而結親,相為表裡。今東方皆以收麥,必堅壁清野以待我軍。我軍攻之不拔,略之無獲,不出十日,則十萬之眾未戰而自困耳。前討徐州,威罰實行,其子弟念父兄之恥,必人自為守,無降心,就能破之,尚不可有也。夫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今三者莫利,願主公熟慮之。”

因此,曹操也就接受了郭嘉的建議,放棄了東征徐州的念頭,回過頭決心先破呂布,再取徐州。

……

此時呂布退守山陽,留大將薛蘭、李封駐軍鉅野以防備曹操來攻。

麥熟之後,曹操得了糧草,便決定採納郭嘉的建議出兵再戰呂布。於是曹操就從鄄城發兵前往鉅野攻打薛蘭、李封,當曹操兵臨鉅野,薛蘭、李封連忙向呂布求救。

曹操按照郭嘉的計策放過薛蘭、李封的信使前去找呂布求援,同時又依計在要道上讓夏侯惇、夏侯淵事先埋下伏兵。結果呂布在半途就被伏兵殺敗,然後曹操親自指揮曹仁、曹洪等將攻打薛蘭、李封,然後薛蘭、李封被殺,鉅野落入曹操手中。

戰敗的呂布回到山陽以後,再次集結大軍前來尋曹操報仇。

當呂布大軍兵臨曹營的時候,曹操把將士大多都撒出去收割麥子去了,此時營中的兵力決不是呂布的對手。

危急之際,郭嘉建議曹操立即下令在營中多豎旗幟,同時把營中兵馬盡數派出去設下疑兵。

要說曹操安營的地方選的也是好,曹營西邊有一條大堤,南邊有一片茂密深廣的樹林。呂布抵達曹營,見營寨旌旗遍地。雖不見營中有兵卒冒頭,但卻望見營門口至少有上千兵卒列陣以待。再聽樹林中沒有鳥叫,而大堤下隱隱有旗幟閃出。

這種情況呂布不得不認為曹操早就設下了伏兵,所以一時不敢輕動。畢竟鉅野一戰,他就是被曹操的伏兵打敗的,所以這時候自然變得更加謹慎起來。

不過陳宮卻告訴呂布說,曹操此舉只是虛張聲勢,若曹操真有實力與呂布一戰,又何必如此故弄玄虛,以曹操迫切收復兗州的心思來看,他早就該帶兵出來和呂布正面一戰了。

可呂布沒有聽從陳宮的建議,下令退兵十里下寨安營。

次日,呂布再次領兵前來挑戰。

這次,呂布就真遇到伏兵了。

呂布逼近曹營,就看到曹操在大堤外排兵佈下了陣勢。呂布以為曹操這次又是虛張聲勢,畢竟昨日他率兵撤退以後就留下了哨探,後來哨探回報說大堤和樹林中一直沒有伏兵殺出,直到曹兵運著一車車新收的麥子和禾杆回到營中,哨探摸到樹林和大堤查探了一番,才確認真沒有伏兵。

呂布在哨探回報之後,才知道上了曹操的當。

所以,見到眼前堤壩上的曹軍,呂布又怎麼可能會認為曹操會使詐。畢竟沒有這麼明目張膽設伏兵的道理,而且樹林中還時不時有鳥叫,呂布就更不認為曹營外面會有伏兵。

但是,陳宮還是勸阻呂布不要貿然進攻,說:“兵法雲:虛者實之,實者虛之。將軍昨日以為沒有伏兵,那今日就很可能有伏兵。將軍還是謹慎些好,不如讓陳宮設計,引誘曹操出來交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