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四世三公,累世廣施恩德於天下,將軍與之相比又當如何?”

許攸三連擊之下,韓馥哪裡還聽不出他的言外之音,只好搖搖頭答道:“亦不如也。”

而這時許攸也進言道:“公孫提燕、代之卒,其鋒不可當。袁氏一時之傑,必不為將軍下。夫冀州,天下之重資也,若兩雄併力,兵交於城下,危亡可立而待也。”

“夫袁氏,將軍之舊,且同盟也,當今為將軍計,莫若舉冀州以讓袁氏。袁氏得冀州,則瓚不能與之爭,必厚德將軍。冀州入於親交,是將軍有讓賢之名,而身安於泰山也。”

“願將軍勿疑!”

在郭圖和許攸的接連暴擊之下,韓馥哪是對手。他本就生性怯懦,缺少主見,郭圖、許攸這番話這麼有道理,他哪能不同意。

於是韓馥就答應了將冀州讓給袁紹。

不過韓馥手下並不都是郭圖、許攸這種吃裡扒外的傢伙,還是有許多忠義之士的。訊息傳出去以後,長史耿武、別駕關純、治中李歷就向韓馥進諫說:“冀州雖鄙,帶甲百萬,谷支十年。袁紹孤客窮軍,仰我鼻息,譬如嬰兒在股掌之上,絕其哺乳,立可餓殺。奈何要將州郡相讓?”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韓馥回答說:“我是袁家故吏,論才幹也不如本初,量德讓賢,古人所貴,諸君為何如此責難於我!?”

耿武、關純、李厲深知自家這位主公的為人,見韓馥心意已決,知道再勸也沒用,只好下去了。

不過三人出來以後,卻暗中謀劃了一番。

再說冀州從事趙浮、程奐奉韓馥之命領強弩兵上萬人在河陽駐紮,聞聽韓馥要將冀州讓與袁紹,二人連夜領兵自孟津東下,以舟船數百艘,眾萬餘人,整兵鼓夜過袁紹營寨,以此威懾袁紹。

袁紹對此也深惡痛絕,也更加堅定了袁紹奪取冀州的決心。

趙浮、程奐到了鄴城就找到韓馥勸說:“袁本初軍無鬥糧,各己離散。雖有張楊、於扶羅新附,未肯為用,不足敵也。”

“屬下請命提兵拒之,旬日之間,袁紹之眾必土崩瓦解,明公自當高枕無憂,又何須憂懼!”

可趙浮、程奐這話依然沒能說動韓馥,韓馥堅決相讓冀州。

然後韓馥就讓自己的兒子把冀州牧的印綬送去交給了袁紹。

由此,袁紹入主冀州。

……

不過袁紹在進入鄴城的時候,還是遭到了河北義士的反擊。

冀州長史耿武和別駕關純在城門伏擊刺殺袁紹,二人在經過一番浴血拼殺之後被袁紹的大將顏良、文丑擒獲。

但二人依舊向袁紹破口大罵,“袁紹,你枉為名門之後,詐奪他人州郡,你騙得了我主,可你騙不了天下人!”

“袁紹,你這狼子野心的小人,你必不得好死,你袁氏也不會有好下場!”

袁紹給了二人一個嫌棄的眼神之後就說了句“殺了”,然後顏良、文丑就一人一刀結果了這兩個義士。

由此袁紹才順利進入鄴城。

入主鄴城之後,袁紹又殺了一批不服他的冀州文武,然後就盡收冀州才能之士。這些人當中就有勸說韓馥讓賢的郭圖、許攸,還有潁川名士辛評、辛毗兄弟,還有冀州本地世族的代表審配等人,以及大將張合、高覽等輩。

同時袁紹又派人勸降了大將曲義。

由此,袁紹爭霸的班底正式形成。

喜歡三國之興漢封神請大家收藏:()三國之興漢封神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