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新貌(第1/2頁)
章節報錯
辰亭是陳郡長平縣下轄的一個亭,與潁川、汝南接壤,是陳郡西北方向的戰略要地,設有亭長。當初為防止汝南和潁川的黃巾竄入陳郡,在長平縣布了重兵,辰亭也屯駐了一曲兵馬。
出征一年,劉寵歸心似箭,剛進潁川就將大軍交給了崔琰、程昱,自己帶著荀彧、董昭、韓暨、黃忠、典韋和王越的親衛,先一步輕騎趕回陳郡。
一行數十騎剛進入辰亭和潁川接壤的地界,就看到前面官道上有一座磚木建造的墩堡,要是糜竺在的話肯定能一眼認出這座墩堡和當年在東萊黔陬縣見過的那座墩堡一樣。
不錯,這正是衛覬仿照東萊墩堡的式樣在陳郡邊界主持修築的。這座墩堡倒是修築的有模有樣,磚木結構不說,還騎官道造了一座城門,城門上建了一座望樓。
從墩堡外面抬頭望去,城門上望樓旁邊還有一處烽火臺。
當然,城門前面還放了兩道鹿柵拒馬。
不過現在這兩道鹿柵拒馬都被推到城門兩邊了。此時城門大開,守衛墩堡的軍士沿城門前兩側官道站得整齊筆直,軍士們杵著長矛或舉著弓刀,神情嚴肅又帶著喜悅,這樣子看上去就是在迎接什麼大人物。
不錯,正是迎接陳郡之主歸來。
為了不耽誤劉寵的行程,王越進入陳郡境內就派出了快馬一路先行叫關。
所以劉寵一行進入這座墩堡才通行無阻。衛覬幾乎照搬了東萊舊制,原本是防止黃巾奸細混入陳郡,可黃巾平定之後這個制度倒是被太守府延續了下來。也就是凡進入陳郡的外郡人士沒有陳郡親友書信作保的都要在沿邊墩堡登記,拿了陳郡通行許可才能進入陳郡。
這樣的墩堡除了陳郡西北的長平縣,還有北面與陳留接壤的扶樂縣,東北與陳留、梁國接壤的柘縣,東南與梁國、沛國接壤的賴鄉,南面與汝南接壤的寧平縣都修了許多,陳郡腹心之地陳縣就修得更多了。
如此一來,陳郡倒真有點像一塊鐵板了。
……
穿過這座墩堡,就進入陳郡境內了。
一行快馬還沒跑多久,劉寵就被一路所見震驚到了。
“這人也太多了吧!”
劉寵勒住馬頭,放眼望去,不說前面穿過的那座墩堡附近有許多人家居住,甚至圍繞墩堡形成了一座軍城小鎮,可這一路縱馬所見,沿著官道坐落著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村落。
這還沒到辰亭,更沒到長平縣城呢,看這樣子,長平縣城又是何等光景,劉寵完全不敢想象。
“我陳郡何什麼時候有這麼多人了啊!”
劉寵在馬上驚呼道。
“將軍這一年只管打仗收黃巾俘虜和百姓,沒怎麼過問陳郡政事,將軍要是再打幾仗再收些人口,只怕陳郡真的裝不下了。”荀彧勒住馬頭在劉寵旁邊說道。
這一年,劉寵確實沒怎麼處理政事,太守府送到軍中需要劉寵處理的政務大多都交給荀彧辦了,所以荀彧比劉寵更清楚陳郡的現狀。
“黃巾的俘虜總不能不收吧,都是大漢百姓,總好過留給皇甫嵩、朱儁那些人砍了腦袋換軍功。”
“荀彧知道將軍仁義,是百年難遇的明主。”
“哈哈……文若也學會拍馬屁了啊,我要是百年難遇的明主,那文若就是百年難遇的王佐之才啊。”
荀彧扔了劉寵一個白眼,腹誹道,“沒見過這樣誇自己的!”
……
劉寵與荀彧等人放慢了馬蹄,一路走走看看,說說笑笑,緩轡而行。
沒過多久,前方一陣“轟隆”的馬蹄聲傳了過來,眾人抬眼望去,見前方煙塵漫天。
看這煙塵至少有數百騎兵賓士而來。確實如此,煙塵中打馬衝來的正是臧霸、孫觀、孫康、吳敦、尹禮、管亥、周倉、裴元紹等將領。
眾將相距劉寵數丈便翻落下馬,朝劉寵拜道:“參見主公,恭迎主公凱旋。”
這時,劉寵與荀彧等人的坐騎正好走到了臧霸眾將的面前,劉寵滾鞍下馬,說道:“諸位請起,眾將鎮守陳郡未使黃巾一人入境,實在勞苦功高,待回到太守府,本府自當論功行賞。”
“多謝主公。”眾將再度拜謝。
“主公一路辛苦了,太守府早就得到主公凱旋歸來的書信,算算日子主公也該到了。眾將與太守府各級官吏都在長平外的辰亭搭建了綵棚恭迎主公,主公親衛一路叫關,末將等人才知主公提前到了,迎接來遲還望主公恕罪。”臧霸朝劉寵邁了一步抱拳說道。
“無罪、無罪,駱俊、陳群等人何在?”
“長史、功曹、從事等人就在後面,轉眼就到。”
……
臧霸話音剛落,又是“嘚嘚”的馬蹄聲傳來,穿過官道兩側警戒的眾將親衛騎兵的佇列,滾鞍落馬走到劉寵面前的正是太守府各級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