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回家(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儁的見證下,經過一番艱難的談判,徐璆、秦頡最終還是答應了劉寵獅子大開口提出來的賠償要求,結果真讓人咋舌。
原本徐璆、秦頡無論如何都不答應劉寵的要求,可人為刀俎我為魚肉,朱儁也在一邊虎視眈眈幫著劉寵說話,徐璆、秦頡才不得不答應下來。對於朱儁來說,南陽和荊州付出什麼代價,劉寵得到多少好處,這些與他都沒有關係,朱儁只要宛城不亂就行。
……
為了防止徐璆和秦頡耍賴,劉寵又把二人留在了營中,當然是好吃好喝的供著。崔琰、程昱等人則拿了蓋了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印鑑的文書,前去南陽各縣和襄陽以徵調錢糧的名義去取賠款了。
為什麼要去襄陽運錢糧呢?
主要是大半個南陽郡的錢糧都不夠滿足劉寵的要求,徐璆作為荊州刺史這才搭上了半個襄陽的錢糧。
南陽是大郡,富啊!襄陽是荊州首府,那更是富啊!
雖然南陽經歷了黃巾之亂,比不上頂峰時期的富庶,但底蘊還在啊。
所以說這個結果才讓人咋舌呢!
南陽加上襄陽的錢糧那得是多少啊,這不用細算都知道。總之,有了這筆錢糧,不說劉寵自從出兵討伐黃巾以來的消耗可以補足了,就連購買俘虜和安置黃巾的錢糧也夠了,至於餘下的完全夠陳郡這樣的小郡發展個兩三年的了。當然,現在的陳郡已經不是小郡了,人口都突破二百萬了,不過陳郡畢竟只有九個縣,劉寵完全可以用南陽和襄陽的錢糧把這九個縣發展起來。
……
當時談好這個結果,朱儁身邊的孫堅和張超簡直驚得眼珠子都要掉出來了。
“看這樣子,劉寵倒成了黃巾之亂最大的贏家。”這是孫堅和張超當時心裡的想法,二人不禁對劉寵又敬又畏。劉寵能征善戰就算了,還會搞錢,關鍵是膽子還大,竟敢敲詐一州刺史、一郡太守,這給孫堅和張超十個膽子都不敢的,至少現在這二人是不敢的。
孫堅就不說了,作為朱儁部將的張超也是漢末的一方梟雄,張超就是那個歷史上和曹操死磕的陳留太守張邈的同父兄弟,任廣陵太守期間帶兵參加過十八路諸侯討董聯盟。
孫堅和張超作為漢末的梟雄,以二人的眼光肯定能看出天下大勢。
現在黃巾完了,朝廷平定了黃巾,應該算是贏了,可惜野心之輩也趁機而起了。其中最明顯的就是西涼的韓遂、邊章、北宮伯玉,至於其餘的梟雄也都在這亂世初啟之時積攢了實力,比如曹操、劉備,孫堅也自然不在話下。所以朝廷雖然贏了,可這都是表面上的,而劉寵才是實打實的贏家,轉戰豫、兗、冀三州獲得了數十萬人口,在宛城又從南陽和荊州身上咬了一大口,得到了鉅額錢糧,所以現在的劉寵是又有人又有錢又有地盤還有糧,一旦發展起來,那完全不敢想象。
……
劉寵整天在大帳陪著形同軟禁的徐璆、秦頡喝酒打屁混時間,劉寵麾下的文武卻忙得要死,上萬兵馬派出去到南陽、襄陽各縣轉運錢糧回陳郡,這讓劉寵的大營顯得空虛了許多。可也沒人敢捋劉寵的虎鬚啊,徐璆、秦頡的兵馬被王越強行收編在達成協議之後,為了向二人示好,劉寵留下了南陽和荊州兵馬的精銳,將老弱還給了徐璆、秦頡,就這二人還對劉寵感恩戴德呢,至少是表面上的,至於心裡怎麼問候了劉寵的祖宗,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徐璆、秦頡想趁劉寵大營空虛對劉寵不利是不可能的,至於朱儁倒是兵馬整齊,可人家朱儁懂大局啊,一心維持著宛城的局面,一面等候朝廷的旨意。
平定宛城的最後一戰已經過去許久了,呈送朝廷的捷報算算日子早就送報靈帝手上了,為何遲遲不見旨意呢?
這讓朱儁等得焦急又納悶。
……
就在劉寵快把南陽和荊州的賠款全部運完的時候,朝廷的旨意終於到了宛城。
要迎接聖旨,劉寵自然得把徐璆和秦頡放了,錢糧也運得差不多了,劉寵也不擔心二人再玩什麼花樣。
作為東道主,南陽太守秦頡在宛城的太守府擺設香案,恭迎天使。
宦官宣讀完旨意,宛城諸事也告一段落。朱儁也總算可以鬆口氣了,有了朝廷的旨意,不用擔心劉寵和徐璆、秦頡掐起來了,他也終於可以抽身離開宛城了。
朝廷封朱儁為右車騎將軍、錢塘候,剋日領兵回朝正式接受冊封。
孫堅封別部司馬,領兵進關中助皇甫嵩打韓遂。
朝廷徵調皇甫嵩去平定西涼,皇甫嵩雖出身關西將門,可奈何韓遂、邊章、北宮伯玉人多勢眾,聲勢浩大。尤其是西涼兵長槍快馬,朝廷官軍無法抵擋,皇甫嵩節節敗退,韓遂等人趁勢打進了三輔,直接威脅到了長安。
已經從大司農升任司空的張溫上表靈帝,徵調孫堅領兵前去長安助皇甫嵩,畢竟孫堅勇猛善戰之名不在劉寵之下,所以孫堅才封了別部司馬。
本來朝廷有聲音徵調劉寵前去關中助皇甫嵩的,可這個聲音很快就被掐滅了,“劉寵那賊子可不是什麼好鳥,在冀州招降納叛的所作所為姑且不論了,竟敢在南陽挾持荊州刺史和南陽太守,這是要造反啊,還敢說徵調劉寵帶兵去關中,汝莫非是劉寵同黨耶?”在這種論調之下,再沒人敢說調劉寵去關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朝廷旨意之所以來得這麼晚,主要就是因為劉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