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法會(三)(第2/2頁)
章節報錯
寧滔見過二太子,但也只是見過,他跟墨斐然不同。相府裡出來的公子文能辨群臣武能上陣殺敵,好幾年前便被皇上親點了進宮陪太子讀書,如今長到十八歲了,也領了個不大不小的差事,常在宮裡走動,自然認識的人多。
寧滔最佩服墨斐然了,從小到大都是如此。
寧家也喜見他同墨斐然在一處,想著沾沾墨斐然的才氣,也不貪多,只要一半兒就好了。
寧滔奇道:“二太子也來聽法會?”雖說也不是不可能,但太子府整日那麼多事,難為他還能擠出時間來。
墨斐然搖搖頭:“我見他同陳府的長子在一起。”
寧滔歪頭想了半天,才想起來:“陳珂?”
說起陳珂,寧滔也只能記起一個名字,至於長相怎麼也想不起來了。
“對,”墨斐然說,“他們似乎很親密。”
寧滔知道墨斐然說的是什麼意思,但他不想知道這些事,興趣缺缺的哦了一聲,道:“二太子來了,那其他幾位太子來了嗎?”
“不知道,目下只瞧見了二太子。”
兩人閑話一陣,從井邊轉回去,法會已經開始了。
無音和尚到底沒有露出臉來,只聽得一把健朗的聲音自堂上傳來,聽著實在不像快要百命的人。帳內也沒有多少人真正見過無音的真容,大多是聽別人說的,說著說著便都信了,還信得十分虔誠。
無音說:“即種因,則得果,一切命中註定。”
陳錦靜靜聽著,想起佛寺後院那個小院子裡的老和尚,老和尚說她來不因神佛,只為因果。
那麼,什麼是因,什麼又是果?
如今的一切便是果嗎?
成了另一個人,過另一種人生。
陳淑和陳茵聽得昏昏欲睡,老太太晃眼瞧了,心中大為不喜。側頭看見陳錦,見她面容安靜,眉目輕恬,似聽得十分認真,又不禁有幾分高興。
這個孩子……一時竟不知如何說來。
快到午時,上午的法會結束,帳子裡各家各戶走了出來,難免要打照面。在場的諸人陳錦前世大多都認得,與元昀帳帷緊挨著的是墨相家,相府裡似乎只有女眷前來,哦,還有一個長子嫡孫,陳錦認真想了想,似乎是叫墨斐然吧。
斐然成五字,聊爾繼乘風的斐然。
是個好名字。
墨斐然陪著墨夫人出來,與隔壁的平涼侯夫人遇見,便站在那兒閑話了一陣。身後的帳子又打了起來,露出清和老郡主那張雍容的臉。
這位郡主年輕時亦是個潑辣性子,當年她父親戰死沙場,母親殉情而亡,先帝念她年幼孤苦,特封郡主接入宮中養育。先帝對她很是喜歡,待她成年後讓她自己挑選夫君,最後郡主挑了當時還不是平涼侯的平涼侯,郎才女貌,也是一段佳話。
清和郡主最寵愛的小孫子寧滔乖巧的跟在她身邊,雙手攙著她,一邊說話一邊慢慢往前走,也不知說了什麼,逗得清和郡主笑了,臉上雖已有皺褶,仍能見年輕時的美豔。
前世陳錦只匆匆見過她幾面,對這位郡主的瞭解也大多是從別人口中得來的,看了兩眼便調轉視線,陪自家老太太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