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意”插柳

日出東方,紅似火,朵朵白雲映朝霞,象徵新的一天開始輪轉,給人們送來希望和溫暖,給萬物帶來生機和養分。聖人王龍曉的出使隊伍出隆興關,一名禁軍騎著火龍駒,手持代表大唐皇族的五抓金龍旗在隊伍最前面領隊。

九龍九鳳雕荷花紫金轎內聖人王龍曉坐在紫檀小桌旁,桌上放著茶水、水果、糕點,對面衛國公衛佰策拿起茶壺沏茶,後面兵甲鮮明的兩百禁軍騎著火龍駒緊跟著,禁軍拱衛中間的五輛裝滿禮箱的大車,出使隊伍拉的很長......

兩刻鐘後,出使隊伍經道中國漢治關進入東南面南禪城南城門,道中國禪威軍主帥董武興,也就是道中國仲治陛下的二兒子,親自迎接大唐出使團。一陣寒暄過後,禪威軍副帥趙明輝率一千精銳護送大唐出使團出南禪城,一起前往道中國國都重烽。

近一半刻鐘,豔陽漸漸西下,金色陽光照在軍士的兵器鎧甲上,熠熠生輝,隊伍來到道中國國都重烽南城門口,道中國宰相趙道昭帶隊伍在城門口親自迎接大唐出使團。聖人王龍曉下轎,整理完儀容,手持使杖穩步走到道中國宰相趙道昭面前。

道中國宰相趙道昭一眾人向聖人王龍曉躬身施禮,趙道昭神情莊重喊道:“道中國宰相趙道昭代表仲治陛下歡迎大唐出使團的到來,恭迎當世聖人駕臨!聖人您先請!”

城門口迎賓樂隊開始奏道中國國樂,樂聲莊嚴肅穆,齊整洪亮,氣勢磅礴宏達,意蘊無窮。

聖人王龍曉率領大唐出使團下榻道中國國賓驛,道中國宰相趙道昭領著禪威軍副帥趙明輝前往道中國皇宮交旨去了。劉鶴從帝臨樓來到國賓驛,對聖人王龍曉和衛國公說:“龍弟、國公爺,道中國仲治陛下年過半百,有四個皇子,六個公主,三個公主已嫁人。”

“鳳香公主嫁給我們大唐賢王爺的三兒子,左將軍王雷。另外兩個嫁給齊國皇族,與楚國沒有連襟關係。道中國大皇子董輝啟,也就是道中國太子,不怎麼懂政治,頗愛軍事,熟知兵法,當世名帥。不受朝中大臣愛戴,皇室卻人人擁護。尤其是掌握重兵的三個皇弟對其俯首帖耳,唯命是從!”

“仲治陛下闇弱無能,且年事已高,近年來道中國朝政幾乎都是太子董輝啟說了算。太子董輝啟窮兵黷武,在我們大唐還沒一統時,其經常發兵襲擾侵佔周邊國家的領土。特別是未央國,領地丟失嚴重,可謂乃是世仇了!魏國還好很多,得到楚國皇室不少支援。”

“太子董輝啟仗著道中國軍力強大,到處征伐,四面樹敵。讓皇族都得到不菲的好處,而國內大多百姓連生存都難以為繼,無食飽腹,無衣蔽體,其國內絕大多數百姓都替世家大族和地主豪紳耕種田地為生。看到這樣的情報,再想想我們大唐,沒有對比就沒傷害。那就是一個天堂,一個地獄!”

“隨著我們大唐的言論在道中國宣傳,有幾個州縣的百姓開始發起起義抗爭,不過很快被軍隊鎮壓了。就這麼多了,和龍弟你收到的情報出入大不?”

劉鶴拿起茶壺,往嘴裡猛灌茶水,聖人王龍曉看一下鶴哥,又看向衛國公衛佰策道:“衛國公,你說說吧!這種情況下,該怎麼辦才最好!”

衛國公衛佰策不緊不慢地說:“和以往的情報幾乎沒什麼不一樣的,就是百姓暴動,沒有收到訊息,根據劉鶴所言,要攻克道中,主要還是太子董輝啟,說服太子董輝啟就成功了一半。皇族得到利益過大,世家大族以及地主豪紳的利益就會被壓縮。”

“還有一個好辦法,聖人出使完道中國後,在帝臨樓來一場演說,讓他們和我們唐人開始大力宣揚,激發和刺激人民的反抗之心,對我們攻佔道中國會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聖人您說呢?”

聖人王龍曉滿臉神秘笑意地對衛國公和劉鶴說:“衛國公你說的可行,不過演說不能刻意去做,要讓道中國皇族認為我們是“無意”的,至少讓他們這樣認為,懂嗎?我們還沒做好準備,不能出任何意外。大家早點休息吧!明天一大早,還有覲見仲治陛下呢!”......

翌日早晨,道中國皇宮頤和殿中,道中國仲治陛下高坐龍椅,說道:“有請大唐王使節上殿!”

龍案旁邊魏公公高喊道:“有請大唐王使節上殿覲見!”

殿下左側以太子董輝啟為首一眾文臣,右側以伯晟王董尹剛,乃仲治陛下的親弟弟為首一眾武將。

聖人王龍曉一手持節杖,一手持玉圭,向仲治陛下微身施禮,起身高聲道:“聖人王龍曉代表大唐武威陛下見過仲治陛下,備薄禮以表敬意,還望陛下笑納!願大唐與道中國世代交好,道中國國泰民安!祝仲治陛下身體康泰!”

仲治陛下慈眉善目地望著聖人王龍曉,樂呵呵地說:“聖人免禮,等聖人回國時,請代表朕向武威陛下轉達謝意和問候!請問聖人出使道中,有什麼大事要商量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聖人無意中撇一眼道中國太子董輝啟,對仲治陛下說:“陛下,我們兩國是姻親之國,也同是當時強國,兩國通商以來,給我們兩國都來豐厚利益,繁榮了經濟。不過我們兩國的貨幣文字度量衡都不相同。”

“給兩國貿易帶來很多不便,我意是否可以統一貨幣文字以及度量衡,在商貿上都用大唐的貨幣文字度量衡,便於兩國更好地貿易往來,你們國內還是使用你們自己的,只是在貿易上使用我們大唐的,陛下以為如何?”

仲治陛下沉思了一下,望著太子董輝啟問詢道:“太子,你認為可行嗎?”

道中國太子董輝啟對聖人王龍曉說:“聖人,您只是在我們兩國這樣實施嗎?,還是在所有國家都這樣實行,為什麼不用我們道中國的貨幣文字度量衡呢?我們道中國位於人族版圖中央,四通八達,乃天下的交通樞紐,用我們道中國的制度豈不是更好嗎?您認為可行嗎?”

聖人王龍曉向太子董輝啟解釋道:“太子殿下,現如今我們大唐有大陸上三分之一的人口,人口基數太大,地域更廣,跨度更大,大唐經濟實力也是大陸首屈一指的,商貿上使用道中國的制度衡量,實行難度太大。”

“道中國和諸國都不怎麼和睦,他們估計也不會認同的,而我們大唐和諸國一向交好,他們都會同意的,能夠儘快地實施下去,給諸國帶來更大的收益。這次我不只是出使道中國,還有其他諸國,就是為了敲定此事。這個解釋,太子殿下還滿意嗎?不滿意的話我們再商量,直到所有人都滿意!”

太子董輝啟沉思很久後,對聖人王龍曉說:“聖人,只要您能說服其他國家,我們就同意,父王你看可以嗎?”

仲治陛下微微點頭,和聖人王龍曉說道:“太子所言,也是我所想!只要聖人能說服諸國,我們道中國就同意了!而且只是在商貿上用,不會在國內其他方面乃至全國推行!我們都知道您是聖人,不知道您對我們道中國有什麼好意見和想法嗎?不妨說一說!”

道中國太子董輝啟也附和道:“父王說的是,我還有一個問題,敢問何為聖人,我百思不得其解,還望聖人解惑!”

喜歡踏天笑行請大家收藏:()踏天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