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李道爾和王誠看著這個情形,都鬨然大笑,宰相李道爾稍帶歉意地,拱手道:“對不住了,謝謝小公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小傢伙沒有理會,回書房看書去了,小墨起身抖了抖全身的黑金色毛髮快步跟上,尾巴微彎起。

途中還回頭看了一下宰相李道爾,似在說:我記住你了,你給我等著。這也給宰相李道爾以後惹多次小麻煩......

兩日後,大唐皇宮朝事殿中,濱國國王王琦一直搖頭,一成不變地高喊:“陛下,大唐建國之初,濱國是先祖皇帝按功勞分封給我們的。”

“先祖下詔世襲罔替,不干預封地的國制政令。您在濱國推行推恩令,不合祖制。本王不同意!告辭!”。

老國王王琦會頭也不回,走出大殿,帶著隊伍回濱國而去。

武威陛下安然不動地向邊成國國王王宇飛問道:“皇叔,您認為推恩令能在邊成國實施嗎?您同意嗎?”

“陛下,本王以為推恩令乃當今小聖人的手筆!哈哈!其意在改制附屬國為州郡,一統大唐全境,便於唐朝國策政令的實施,救民於水火之中。”

“旨在強國富民,待以時變,爭霸天下,一統人族。萬世功業!我同意!”邊成國老國王王宇飛智珠在握,一句一頓地回答。”

宰相李道爾驚歎道:“老國王,您說的都對!推恩令由小公子王龍曉提出的,也料到您會同意的,小公子說,您智慧超群,明達事理,知天下大勢,一定不反對!哈哈!”

“小公子真乃神人也!不過本王兒孫眾多!推恩令怕是不好實施把。”

“想想都頭疼,陛下,您不會只讓我帶著聖旨回去吧?我猜的對不?”老國王王宇飛有些為難地解釋。

武威陛下王輝盟哈哈大笑:“皇叔,所慮極是!朕派宰相李道爾陪您一起回去,實施推恩令。放寬心!不會太難為皇叔的。”

“本王心裡還是沒底,想拜訪一下聖人王龍曉,陛下以為如何?”老國王王宇飛遲疑道。

武威陛下王輝盟心裡一鬆,說:“皇叔,朕同意了,也好讓您徹底安心!”。

老國王王宇飛退出大殿,朝御史府而去。

“朕,命御史大夫王誠出使濱國,宰相李道爾出使邊成國。即刻啟程!欽此!”武威陛下聲如洪鐘地震響大殿道。

御史大夫王誠、宰相李道爾出列齊聲:“微臣,遵旨!”

兩人相視一笑,緩緩退出大殿。宰相李道爾對王誠說:“王大人,怕是又要叨擾了。等老國王問完了,我和老國王一起走。”......

王誠帶著宰相李道爾剛回到府中,就看見王龍曉和老國王在涼亭中,有說有笑的談論著。老國王王宇飛聽得多說的少,而王龍曉站在哪,還雙手比劃著什麼,老國王不斷點頭......

王誠和李道爾也聽得如痴如醉,一刻鐘後,老國王王宇飛心中大定,釋然大笑:“小公子說的對,內耗要不得。”

“一旦大唐一統,強盛起來,齊楚不足為懼!年內推恩令必定完成實施。那明年,本王在大唐邊境等著小公子大駕!”

常言道:強其身,心向善,積極樂觀。到年老也不見其氣衰。老國王王宇飛就是這種人。

宰相李道爾陪著老國王王宇飛談笑著出府,一起向邊成國而去......

“爹爹,濱國國王王琦,在回國的路上把。對了,把書信帶上,路上好好再看看把。記住先拜訪老王妃董氏,再拜訪王弼時。”

“您第一次出使,禮儀尊卑第一位。等他們都同意了,你們三人一起見老國王王琦,等其同意。讓老國王頒佈推恩令,事半功倍!”

“快的話,一週後你就可以回國都了。”王龍曉坐在石桌旁,拿著一個奇異果紅心獼猴桃),一遍吃一遍說。

王誠帶二百侍從,騎著紫電火龍駒,持圭出使濱國,過寒漁關,進入濱國領地......

翌日,濱國王宮議政殿上,老國王王琦一臉不高興的,坐在王座上高喊:“有請主國使節覲見!”

殿下兩列文武大臣,老國王旁邊宦官金公公大喊:“唐朝使節覲見!”,尖銳的聲音傳出大殿。

王誠持圭上殿雙手拱手施禮:“參見大王,臣乃大唐御史大夫王誠,大唐武威陛下命臣來貴國頒佈推恩令國策,請大王預覽!”,濱國國王王琦示意金公公拿上來。

喜歡踏天笑行請大家收藏:()踏天笑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