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章節報錯
第一百二十三章
在壽皇殿的日子,胤禎雖沒了那些年九王奪嫡時的步步為營與瞻前顧後,但長年累月地失去自由,心中難免覺得憋悶。於是,我便寫下了“心不禁,得自在”六個大字掛在了床頭,胤禎看了,笑著說我與他是越來越心有靈犀了。經過這十餘年的朝夕相處,我又豈會不知以他那恣意飛揚的性格被禁錮在這彈丸之地,怎會沒有一丁點的煩躁苦惱呢。
隨著弘曄一天天地長大,他有時也會問起我和胤禎為何要終日被關於此,我們只答他是由於阿瑪額娘犯了點過失,所以他的四伯父才要小懲大誡。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和胤禎已達成共識,不想在弘曄幼小的心靈上埋下怨恨的種子,畢竟這都是上一代的恩怨,沒有必要再讓他來承受這一切。因此我們寧願讓他相信四爺是賞罰分明,而不是睚眥必報。我更希望弘曄將來能成為一個寬仁大氣無論如何他的四伯父都對他有著養育之恩,他日若有機會他還是要盡自己的一份孝心的。
十三爺只要一得了空便會來看望我們,也時不時地會給弘曄帶來些好吃好玩的。而弘曄也和十三爺甚為親近,只要見他一來,便會“十三伯父十三伯父”地叫個不停。我心裡對十三爺裝有滿滿的感激,想來我來到清朝最大的收獲除了胤禎,就是這位無關風月,只為真心的知己了。
這一日,胤禎又與十三爺擺了棋盤博弈開來,我在一旁卻只有幹瞪眼的份。原本我的棋藝就不佳,跟他們倆下棋,只不稍一會兒,便會被殺得片甲不留。因而除了在一旁觀戰學習,我別無他法。
“十四弟,看你現在悠閑的樣子,倒頗像當年高潔不爭的德妃娘娘啊。”十三爺一邊下棋一邊望了眼十四感嘆道。
“那是自然。我還得感謝皇兄,把我囚禁在此,還了我一個清淨之地,如今每日供奉皇阿瑪和額娘,什麼都不用想,天大的事情,也有他們護著。”十四停了手,似感觸良多,目光則轉向了窗外,眼神淡然,思緒彷彿飄回了遙遠的過去。
“看來這一眾兄弟中還是你的日子過得最好啊。”十三爺的臉上也掛上了淡淡的笑。
十四收回了目光,擺上了一顆棋子,抬眼說道:“有十三哥不時陪著下棋聊天,又有若曦陪著說話暖心,現更是有小兒相伴,真是半點寂寞也沒有啊。現在想想,半輩子爭奪的那個位子,也沒有這樣的生活來得舒心自在。”說罷,十四扭頭深深地望了我一眼,同時伸出了手示意我過去。我走上前拉住他的手,心底湧起陣陣欣慰與暖意,皇兄二字,是那麼地來之不易,如今看來,他真的是可以徹徹底底地放下了。
“你們整日下棋,不如我教你們玩些新鮮玩意兒可好?”我在一旁看得實在有些無聊,便開口提議道。
“你又有什麼鬼主意?”十四一臉茫然,卻又是眼含期待。
我故作神秘地笑了笑,笑暱著十三爺說道:“這個還需要十三爺幫忙,或者叫巧慧帶來也行,我只需要些清一色的彩紙便成。”
“你這小妮子不知又要耍什麼花樣,只是些彩紙,明兒我就差人送來,要多少有多少,我倒要瞧瞧是什麼稀奇玩意。”
我不再答話,只是洋洋得意地揚起頭,一副志在必得的樣子。心中暗笑,“打牌”這種現代人的遊戲你們恐怕是聞所未聞見所未見,本小姐翻身做主人的機會終於到了。
起初,他們倆都是一頭霧水,甚至分不清“尖”和“王”,時常抱怨說為什麼一和二來得要比十都大。因此,我是打一副贏一副,卻又覺得自己是勝之不武,沒有一絲一毫的成就感。誰知,他們倆竟私底下串通一氣,合謀來打我一個人,被我識破後還均一臉無辜相,令我哭笑不得。
歷史按我所知的程序向前推進著,雍正八年夏,十三爺也離我們而去了,綠蕪也隨之殉情自盡。在得知這一訊息的那刻,我失聲痛哭。面對十三爺的英年早逝,我有著太多的自責。若不是當年我那句看似無心的提點,他也不會被幽禁十年而以致於落下了病根。歸根究底,我都有脫不了的幹系。
我明白正如胤禎所說,以十三爺的心性,若他知曉其中的原委,也必定不會怨怪於我。他理解我當時的處境心情,也深知我的矛盾兩難,但我仍有著深深的內疚。究竟我的到來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還是由我親手促成了這一切的發生?憶起當年他強帶我出十爺府同去喝酒的情景,仍是記憶猶新。
一起騎馬,少年桀驁束縛不住;半觴酒,命運羈絆掙脫不開。我只能默默祈求上蒼,如真有前世來生之說,我希望十三爺不再投身於帝王之家,騎馬、佩劍、吹笛,能瀟灑馳騁于山水天地間,做一個真正的“俠王”,完成他此生都沒能完成的夙願。至於綠蕪,她對十三的愛至死不渝,今生能與十三爺相知相愛相許,想必在她看來已是不枉此生。而十三爺離世後,由於綠蕪的出身,她免不了要遭受府裡的冷眼排擠。如此想來,跟隨十三而去不僅是她心中所願,或許也不失為她最好的結局了。
十三爺故去後,除了巧慧,已無人再來探望我們。我們一家三口就這樣過著溫馨而有些與世隔絕的日子。夏日裡,胤禎會幫我搖著蒲扇驅散暑熱;冬日裡,他會時時替我搓手哈氣取暖,我洗衣時,他會提前備好熱水,以防凍瘡來犯;又囑咐巧慧帶來兩個暖袋,幫我敷調膝蓋。弘曄也很是孝順,每日忙完自己的功課,便會來替我敲敲腿捶捶背。
春去秋來,寒來暑往,時間飛快地將我們拉入了雍正十三年,弘曄已長大成一個俊逸的翩翩少年,個子只差胤禎半個頭了,劍眉星目,挺拔硬朗。只是平日裡話卻不多,似有另一種外冷內熱的感覺。他對宮外多姿多彩的生活心馳神往,我只對他講過完今年我們必定可以蒙恩得釋,我說得信誓旦旦,而父子倆皆是半信半疑。問我為何,我也只推說是女人與生俱來的直覺罷了。
初秋的一日午後,胤禎和弘曄正在院子裡比試功夫,我正打算叫他們先來吃些點心,剛走到院子裡,就見高無庸慌慌張張地跑了進來,與我們說道:“皇上口諭,宣十四爺,若曦姑娘,和桓少爺即刻入宮覲見。”我心咯噔了一下,知道那一天已近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