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百戰不殆(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94章·百戰不殆
晨光未破,東宮正門開啟,馬車緩緩駛出。
馬車兩側是封刀和封劍,跟車的還有常安,馬車駛到皇城正門,陸續已有官員轎馬抵達城門,正紛紛下轎落馬,整肅衣衫。
新晉官員只認識東宮的馬車,上面下來的兩人也只認得太子殿下。
見他們二人姿態親暱非比尋常,心下好奇,不由探問一二:“那位是?”
京中多的是老狐貍,這樣的愣頭青見一個少一個。戶部的侍郎們多是京都出身,性子又自來隨了他們的尚書大人,跳脫活泛,瞧他稀奇,不由得生了逗弄的心思。
一位侍郎笑著問他:“你瞧那人好不好看?”
小官員雖不夠省事,卻也知道那人必然身份不凡,只敢瞟了兩眼便期艾道:“是······極好看的······”
正要開口,城內鐘聲蕩開——上朝的時辰到了。
那位侍郎不再同他打趣,開口指點:“那一位便是將星,更是如今的太子妃殿下,大人可記清楚了,下次再見切莫再像今日這般,這犯上的罪名可不輕。”
小官員顫抖起來,袍袖震震:“······屬下失禮······謝大人指點。”
自李不虞回京,出雙入對便是東宮最常見的景象,自然連上朝也是一道的。皇帝命太子監國,李不虞剛在北境打了極漂亮的勝仗,從前,陛下便默許太子妃李不虞參政,更是將皇城防衛都交於他督查整飭。
於公於私,李不虞出現在昭陽殿都不算什麼稀奇事。
昭陽殿。
謝端與李不虞站在一道,即便是監國,太子也不曾在禦案之下設案,只站在原位。如今多了一個李不虞,內閣諸位大臣便再挪後一步,從前的左大學士已經成為如今的左閣老,見了李不虞很是高興。
“左詢前些時日來信,說起東海港口的盛況,京中各位閣老都心嚮往之。”
李不虞:“有林總督鎮守東海,港口自然建造更快些。”
林震這位新上任的東海兵馬總督從前在江南幹了十年,江南多渡口,平定東海之後,林震直接將兵力投入建造港口之中,令行禁止,實在是奇效。
左閣老門下的左詢已在東海任職半年,陳懋也曾為禦史臺新一代的佼佼者,門下清正,子弟出息,每日都是笑呵呵的。
左閣老趁著上朝前同謝端和李不虞說起蔡尚書報上的西域稅收之事,蔡尚書恨不得獅子大開口,這國庫進出硬生生將一個文臣逼得滿身銅臭。自北境戰亂,蔡尚書在京中生出不知多少增收減出的法子,引得禦史臺參他的本子每旬不斷。
“罵蔡尚書掉進銅眼兒裡了,罵他不顧朝廷體面和陛下仁德之名,更有甚者罵他假公濟私善用職權,這······”
這倒是沒有的,謝端清楚。
謝端輕笑:“蔡尚書也是受苦了。”
左閣老:“可不是嘛。”
內閣負責篩查這些奏摺,遞上去不是,壓下也不是。左閣老同蔡尚書做了快十年的同僚,成日低頭不見抬頭見的,左閣老暗地裡跟他提過多少次不可冒進,但蔡尚書卻是一頭紮了進去,誰勸都沒用。
李不虞倒是能體會他的一番苦心:“戰事燒錢,又兼封了商道,蔡尚書難免著急。”
“此間道理,臣也是懂得的。”左閣老面露難色,“只是這回西域稅收,蔡尚書直接開口要人家三成利,還要每年朝貢加上兩成,這實在是······”
胃口有些大。
左閣老壓低了些聲音,眼睛卻看向鴻臚寺那邊:“殿下不知,鴻臚寺少卿與蔡尚書已經就此事吵了兩回,這些時日彼此連正眼都不瞧,老臣夾在中間實在是難做。”
李不虞剛回來,自然帶著不少北境和都護院的訊息。聽完這些心中瞭然,難怪今日上朝時鴻臚寺和蔡尚書都很是熱切地看著他。
原來是看訊息。
百官齊聚,朝會開始。
最著急還是蔡尚書,他將在東宮回稟過的西域稅收細則在眾臣面前細說,最後又朝謝端和李不虞拱手:“臣請旨,請太子殿下遣使者前往北境,與都護院一道與寧西商談稅收之事。”
鴻臚寺果然跳出來反對:“再過兩個月寧西使者便會依例來京朝賀,此時派遣使者出京不如等寧西使者前來。”
蔡尚書嗤笑:“鴻臚寺還真是畏手畏腳,如今得勝的是我大盛,商道再有一月便要迎來冰雪封道,稅收之事宜早不宜晚,朝賀時該帶著稅款前來,怎的還要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