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盡訴衷情(第1/3頁)
章節報錯
第93章·盡訴衷情
回到京都的那一日是個難得的響晴天。
路過京郊行宮,李不虞依禮先去拜見帝後和父母。皇帝帶著護國公夫婦在行宮住了半個多月,倒像是過起悠閑的養老歸隱生活,李信陪著皇帝在池塘邊垂釣,皇後同他母親一道在廊下賞景喝茶,繡娘在一旁做針線活瞧著像是給幾個孩子做的肚兜。
他進去時,他母親正同皇後瞧繡好的花樣,李信提起釣竿,上面的魚兒活蹦亂跳地被收進網兜中。
母親一見他便紅了眼圈,前前後後仔細瞧過放下心來重展笑顏:“回來就好,瘦了些,還曬黑了。”
李信抬胳膊,利落地甩出魚鈎,隔著老遠大聲道:“你別慣著他,他這是打仗回來又不是踏青回來,大好年紀,瘦了些又何妨?”
皇帝抬腳作勢要踹他,李信躲開不算還一把魚餌攪了皇帝正要上鈎的好局面。
皇後笑道:“別聽你父親的。”
母親道:“就是,他就是嘴硬,方才還說你愛吃鹿肉,後院的鹿正要送去東宮等著你的。今日娘給你燉魚湯喝,叫你爹多釣幾尾。”
李信耳聽八方,一邊甩杆又釣上一尾,一邊說:“行行行,釣就釣。”
晚上歇在行宮沒有繼續趕路,李不虞知道自己既然在這裡落腳,行蹤必然也已傳進京中,謝端應當已經知道。
明日就能相見了。
次日從行宮動身,多了兩架馬車,載著行宮中的鹿和魚缸,還有一車新鮮瓜果。
李不虞嫌棄車馬緩慢,耐著性子走了一半,最終將車隊和馬隊全部交託給其他人,自己策馬揚鞭,一騎絕塵,朝著京都西城門趕去。
城門外,東宮的馬車抵達,謝端帶著謝曜出城迎接。
謝曜已經搬到東宮居住,每日入宮去太學讀書,午後回到東宮用膳、練功。今日因為李不虞回來,午後的練功取消,吃過午膳便同謝端一起往城外來。
微風拂過車簾上的穗子,謝曜坐在車裡扒著車窗向外看。
“六嬸什麼時候到啊?”
“應當是快到了,咱們下車去亭子裡等,好不好?”謝端攤開公文在膝頭細看,其實也有些心不在焉,幹脆放在一邊,牽著謝曜的手下車。
亭中,謝端沒有坐下,站在亭簷下朝著官道盡頭張望。
不知為何,謝端想起從前送別李不虞的每一次。那時候他是六皇子,雖然和英毅侯世子情誼甚篤在京城中可以說人盡皆知,但君臣有別,他會瞞著人悄悄來送,卻不曾這樣大張旗鼓地來接。從小,他就知道,尊貴的身份,萬千的寵愛是榮,也是枷,他與李不虞是自小的情誼,所以更不想給他惹麻煩。
於是便只是在他回京之後去見他,見面之前卻總是擔驚受怕。
李不虞是將才,可打仗總是會受傷,他第一次出征歸來背上就帶了一道長長的刀疤,肩頭還有箭傷,掌心的繭子,手背的裂口都觸目驚心。那時京都子弟不明白也不曾見識的模樣,謝端也不例外,書中會寫“將士軍前半死生”,先生會教“提攜玉龍為君死”,但是真實的戰場都是僥幸。
現下回想,第一次見李不虞身上的傷,他不是驚駭,沒有敬佩,只有眼痠心疼。
京中只知李不虞將才無雙,封侯拜相,榮光萬丈,卻無人知曉他十幾歲便在生死場上拼殺的辛苦,謝端想,那他便來做懂的那一個。
如今,他是最懂的那一個。
遠處馬蹄聲漸漸靠近,商道盡頭出現李不虞的身影。
謝端一眼認出,心念一動,腳步便不由自主地走出亭外,不管不顧地朝著李不虞的方向靠近,幾步之後便開始跑起來。
“六叔!”
“殿下——”
“殿下您慢些跑——”
將所有人甩在身後,謝端滿眼只有一個李不虞。
明藍的袍腳在風中飄蕩,玉墜叮當,李不虞勒馬停下,同樣朝著謝端的方向跑去。他帶起來的風比他更先撲了他的愛人滿懷,謝端被李不虞抱起,因為跑得快,甚至轉了半圈。
李不虞將謝端放下,兩人分開一些,李不虞細細的打量了一遍謝端的模樣,然後趁著謝曜他們還沒跑到這裡快速地啄了一下謝端的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