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殿下親迎

皇室大婚本沒有“親迎”這一禮。

尤其是皇帝和太子,作為皇室嫡系正統,大婚之禮繁瑣複雜,為避有失多是在宮中完成。“親迎”之禮是謝端提出的,禮部請示過皇帝後便定下先親迎,再由皇宮正門入內行大禮。

比起一直等著,他更願意和李不虞一起。

護國公府外,街道上沒有圍布,只是調了京都衛列隊護衛,這是天子恩德,與民同慶。

謝端的車馬上綁著喜慶的紅綢,白馬身上的馬鞍、當盧、絡頭都是用赤金打造的,連馬鬃都用吉慶的珊瑚珠子和金鈴編了小辮兒,那叫一個氣派喜慶。

東宮的護衛以封刀為首,各個腰紮紅綢,昂首挺胸,一路走來惹得京都姑娘們芳心亂動。

馬車到巷子口時,國公府的人便在禮官的指引下開始朝裡面報信,等到謝端下車時,國公府府門外已經站著一大幫人。

謝端是皇太子,依禮是無需向國公府的人行禮的,但他依舊笑著點點頭。太子殿下生得端正,自來又是沉穩內斂的性子,自小養在先帝身旁,自來都是矜貴又端方的模樣。不想今日穿著一身大紅衣袍,不僅華貴逼人,眉眼間竟有隱約的麗色。

謝端揚唇一笑,在禮官的指引下立於國公府外,內務府和禮官將早已準備好的賜婚聖旨、下聘禮單、太子妃的金印寶冊等諸多物件一件件地送入國公府中。

內務府選了嗓子最亮的內監來宣讀陛下的詔書和太子親筆所寫的聘書和禮單。今日過後,李不虞的名字就會出現在皇室宗廟供奉的玉碟之上,生死百年都與謝端並肩。

至於這一份聘書和婚書不過是太子的私心罷了。

內監站在國公府外莊重地念完,隨即躬身一禮,將聘書和婚書雙手放在託盤中親自交給國公府李氏如今輩分最高的李老太爺手中。

一旁的管家回禮後代為接過,然後側身讓路,府內外禮樂聲同時響起,謝端燦然一笑,在禮官的帶領下往國公府中去。

紅席鋪地,五穀銅錢。

謝端走入國公府中,遙遙一眼,看到了在正堂中等候的李不虞。

往日總是一身利落的將軍換上繁複考究的大紅長袍,衣袍上都是金絲繡的萬福紋樣,胸前是禦賜的龍鳳呈祥紋,膝下到袍腳是綿延不斷的祥雲百蝠紋。

和他的全然配套。

慣用的束發皮繩換作玉冠,劍眉星目,唇含淺笑,自來英氣灑脫的人換作這樣打扮竟是這般叫人移不開眼。

也不知是不是謝端的錯覺,他每走近一些,李不虞眼中的笑意和柔情就更深一分。片刻後,並肩而立,李不虞從禮官手中接過紅綢,抬眼看向謝端的一瞬,謝端自覺地半邊身子都被那一眼看麻了。

三日不見而已,謝端卻覺得一切都似乎不一樣了。

今日過後,他們就是夫妻······

白首百年,同榻同穴,生死不離。李不虞此生都會同他在一起,往後的朝朝暮暮,他們都是一道的······

娶李不虞原來是這般滋味,謝端想著,心若擂鼓,腳下卻輕飄地不像話。

“殿下,殿下······”常安在邊上陪著,禮官端著紅綢的託盤已經在謝端面前舉了一會兒,他家殿下卻像是什麼都沒看見似的,只盯著太子妃發呆。

常安也跟著著急,實在忍不下去了才輕聲提醒。

謝端回神,伸手拿過了紅綢的另一端,兩人轉身,李不虞沖著國公爺夫婦跪下,謝端也拱手施禮。

這是出門禮,和迎門禮相對,高堂上座,出門新婦拜別,迎門新郎屈膝。